更新时间:2017-07-31 14:16点击: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李晓喻)中国政府在中秋节前夕给民众送出一份“大礼”。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这是继“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明确写入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就这一议题进行专题部署。
“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何越发受到官方重视?
近期中国经济虽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下行压力仍存。考虑到推动创业创新是尽快摆脱增长动力“青黄不接”困境,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举措,破解公共服务不到位等“堵点”势在必行。
李克强此前曾批评说,现在“这个部门要那个部门的证明,那个部门又要求这个部门先开证明,每个部门都像‘击鼓传花’一样,结果让老百姓跑断了腿,也滋生了‘跑关系’、‘托门子’的腐败空间。”
有鉴于此,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办事部门相衔接,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让信息代替人“跑腿”,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从源头上减少“循环证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也是中国在信息革命中争夺先机的需要。
目前,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速,但仍有巨大提高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6月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1.76亿,占总体网民的24.8%,相当于每四位网民里只有一位接受过在线政务服务。
在不少发达国家都已积极探索通过推进信息共享打造数据库便利公众需求之时,中国如果不加快转变行政方式、提高政府治理水平、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就会失去国际竞争优势。
如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所言,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建设数字国家已成全球共识。“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中国抓牢信息化发展主动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具体措施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两大亮点。
一是强调打通数据壁垒,促进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力争到2017年底前,各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面向公众、开放共享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此举将使官方能够提供更精准、切实满足民众需求的政务服务,提高决策水平。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信息私有”的固有思维和格局也将被打破。
二是强调加强系统和信息防护能力,加大对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保护力度。
中国网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逾六成网民通话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近80%的网民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在此情况下,官方明确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加大对重要数据保护力度,正是对准了民众的“痛点”,将解除人们使用电子政务的后顾之忧。
有理由期待,“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将成为中国政府改革和创业创新的催化剂,也将促使互联网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