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青少年,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更新时间:2017-07-31 23:11点击: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特别报道

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的泰国留学生彭文彬,前几天回了趟母校——泰国清迈大学,差点儿被当成中国游客,被要求去游客接待处登记。彭文彬没有任何中国血统,普通话却说得跟中国人一样地道。

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彭文彬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像彭文彬一样,青少年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民心相通的桥梁。

“中国塑造了我”

小时候,彭文彬的家离当地华人学校比较近,他便开始学习中文,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由此与中国结缘。

高中毕业后,彭文彬考取了清迈大学,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汉语专业。大三时,他获得了一个到北京进修一年汉语的机会,中文水平因此有了质的飞跃,被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推荐参加“汉语桥”泰国赛区的角逐,并最终获得了2011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一等奖。

大学毕业后,彭文彬获得了孔子学院总部颁发的赴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奖学金,赴北京大学求学。“作为一名热衷于汉语、热衷于中国文化的青年,既然要走这条路,那就要走到底,学更多的知识为泰中两国服务。”彭文彬说。

听完彭文彬的故事,开幕式现场有一片区域的掌声特别热烈,坐在这里的是来自东盟9个国家15所孔子学院的青少年和教师共300多人,他们都是“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的成员,此次将在贵州进行为期一周的汉语学习、文化体验。

“汉语桥”等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品牌,日益受到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欢迎。在中国的6年,彭文彬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日益繁荣,也见证了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塑造了我,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为未来东盟与中国交流尽一份力。”彭文彬说,学习汉语让他与中国结缘,也为他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他要把从中国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使者。

互学互鉴共成长

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互学互鉴”中国—东盟青年携手未来对话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百余名青少年代表,大家欢聚一堂、交流探讨、共叙未来。

活动现场,各国青少年代表围绕留学成长、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留学经历及其间的无数个第一次:有的分享自己第一次骑共享单车、第一次完全用中文上课,有的分享自己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还有的分享交流期间的精彩故事……

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更彰显着属于青年那份独特的责任感。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国家送我来这里留学,我就应该成为中国和新加坡友好的使者。”新加坡在华留学生林家怡说,今年是自己在中国的第4年,她现在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专业。在教育交流周十周年庆典晚会上,林家怡以荷花造型表演了独舞,因为荷花是和平、和谐、合作、团结、友谊的象征。

老挝留学生许诺说,他参加了很多中国和老挝的交流活动,觉得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自己真的喜欢中国,希望毕业后留在中国。

娄缃旖是马来西亚留学生,目前在天津大学跨文化教育专业攻读研究生。“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将来会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回国发展。”娄缃旖说。

做中国—东盟友好的桥梁

本届教育交流周活动现场,一位留学泰国的中国80后特别引人注目。他叫沈麟,是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刚刚获聘为老挝、泰国和新加坡3个国家高校的客座教授。

从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学生身份成为志愿者,到今年以教师身份成为工作人员,沈麟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整整10年。

沈麟说,中国学生到东盟留学,要积极学习有关东盟国家的知识,积极融入留学所在国文化。他正筹备在贵州大学开设“东盟国家概况”选修课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中国和东盟青少年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承担使命。广西民族大学在读越南留学生阮芳草说,中国和东盟青年应该携手互学互进,一起做中国和东盟友好的桥梁。

为未来东盟与中国交流尽一份力量,中国和东盟青少年已经发出自己的声音。本届交流周上,中国和东盟青年携手未来对话论坛全体青年代表,向全体中国和东盟青少年发出倡议:“希望各国青年要传承中国和东盟的传统友谊;相互尊重各国多样文化,加强交流、增进理解、相互借鉴、凝聚发展共识;各国青年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充分发挥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为中国—东盟合作新局面和各国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

如今,以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切实加强中国和东盟青年一代的交流,增强相互学习和彼此友谊,已成为双方发展的共识。“10年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青少年是民间大使,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说。(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 余闯)

本报贵阳7月30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31日第2版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