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让新媒体与非遗保护良性互动

更新时间:2017-09-24 09:16点击:

非遗,是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非遗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新媒体的踊跃参与、扎实作为,能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开创新局面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让新媒体与非遗保护良性互动

9月15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舞狮”表演。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200多名编辑记者将分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四省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遗保护的经验成果,用网络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连日来,活动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好似一坛浓郁醇香、回味悠长的陈年老酒,香飘古今。保护非遗,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今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保护非遗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应当主动思考、积极面对。

非遗,是基于社区民众生活需要,在历史社会形成的文化观念、文化实践和文化技术的精华,并被当代人传承与发展。作为一种在时光中淘洗出来的文化珍品,非遗天然地具有与一方风土、特定群体相关联的文化特性。换言之,它与全社会有契合,也有一定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非遗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老手艺变成新时尚、从小社区走向全社会、从偏远村巷走向通都大邑,让人们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心灵滋养?这,离不开新媒体传播的有力支持。

新媒体是一种基于特定理念的传播技术,可谓文化传播的利器。善用这把利器,让镜头、笔墨和声音相得益彰,来充分展现中国非遗之美、展示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的精气神,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是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新媒体的快速与便捷,互动与多元,平民视角与批评精神等,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实现新媒体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良性互动?个人认为,须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让新媒体与非遗保护良性互动

9月16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贵州肇兴侗寨。

首先,要有明确的传播目标。非遗传播的目的,是让大众了解、熟悉和共享,进而增强保护意识,扩大传承人群体,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在选择传播内容时,要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确定适宜大众传播的非遗项目。具体来说,要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助力当代乡风民俗建设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聚焦;对彰显中国传统智慧,体现工匠精神、精巧技艺的非遗项目投入更多关注;对适应当代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切实需要的非遗创意技艺和产品,予以充分报道。

其次,要重视传播方式选择。非遗的主体是人民。传播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因此,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非遗知识,做到静态展示与动态活动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政府民间、学校企业、平面媒体与直播平台协同配合。在追求立体化、全方位的同时,更多地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跨越时空的互动。同时,还要根据新媒体的不同特性,对受众对象进行年龄层次、生活环境、知识结构、经济实力等的必要划分,以投其所好,实现有针对性的高效传播。

最后,要加大传播深度挖掘。新媒体环境下,浮皮潦草的传播比较常见。浮泛、错误的传播和解读,不仅不能增强非遗传承活力,反而会降低非遗的认知价值,对非遗本身带来伤害,甚至是破坏。非遗是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重要的精神价值。传播者的功课,如果没有做细做足,是难以理解和驾驭的。这样一来,可能会失去文化传播的焦点,让一顿丰盛的非遗大餐遗憾地成为粗糙的路边小吃:虽然有点小趣味,但终究没有触及根本,难以打动人心。也就是说,精准解读、深度传播必不可少。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认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遗,是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撑、激发创造力的源头活水。非遗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新媒体的踊跃参与、扎实作为,能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动力、开创新局面。(萧放)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