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6 18:03点击:
冰天雪地中的“雪龙”号(12月3日无人机拍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冰天雪地中的“雪龙”号(12月3日无人机拍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直升机在进行吊运作业(12月3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克令吊把一个红色的集装箱吊到雪地车上运走(12月2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雪地车队拉着物资从“雪龙”号驶向中山站(12月2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探冰小组成员开展海冰探路(11月30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探冰小组成员开展海冰探路(11月30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探冰小组成员开展海冰探路(11月30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雪地车队拉着物资从“雪龙”号驶向中山站(12月2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经过紧张的冰上探路确定冰面卸货路线后,一场“海陆空”全天候卸运物资的“战役”在南极冰天雪地中打响。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