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15 05:09点击:
中新社合肥1月10日电 (记者 张俊)中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10日在安徽合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对外签署双边协议10份,中国林业和草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密切。
会议印发了《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工作报告》。2018年,在林业和草原国际合作上,中国与柬埔寨、日本、巴基斯坦等国签署双边协议10份,与芬兰正式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向日本提供一对朱鹮,还从尼泊尔引进两对亚洲独角犀,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大中亚等“一带一路”林业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成功举办世界竹藤大会、世界人工林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第13次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决议逐步落实,提出的“小微湿地保护”决议草案获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通过。国际竹藤组织和亚太森林组织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球森林资金网络落户中国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举办了援外培训班25个,援外项目进展顺利,启动了援助蒙古戈壁熊保护技术项目,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和木材非法采伐。中国在俄罗斯建成林业经贸合作区9个。
未来,中国将继续拓宽在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管理、湿地保护、候鸟保护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大熊猫、朱鹮等特有物种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推进中美、中英共建中国园项目,续签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安徽在中国率先建立林长制,由省委书记、省长牵头,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林长,构建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切实强化和落实了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保护发展的动力问题和责任问题。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33万亿元人民币,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达1.57亿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6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达1.15万亿元人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