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成都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1892.3万人次

更新时间:2019-02-12 09:06点击:

黄龙溪游人如织

黄龙溪游人如织

  2019年的春天,是文旅融合的春天,也是文化旅游产业迈进新时代的起点。我市假日工作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人民群众对美好假日旅游生活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假日旅游供给,全面提升假日旅游品质,圆满完成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2019年成都旅游迎来开门红。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892.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06.9亿元,同比增长47.5%。

  绿道休闲备受青睐

  随着我市绿道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绿道经济已逐渐成为带动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我市旅游消费的新场景。亲子户外体验游、乡村田园风光游、蜀地古镇历史游、养生清新健身游、新潮田园特色游、绿色生态休闲游、都市生态休闲游、芙蓉三国畅想游、快耍慢活熊猫游9条“走绿道、玩林盘”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春节出游热线。锦城绿道打造的首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锦江区的江家艺苑依托“时尚、艺术、文化”的园区整体定位,推出“与高迪同行”主题展,推动大众艺术普及,让艺术进入市民生活。都江堰新晋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的代表柳街镇“七里诗乡”推出的民俗文化绿道巡游,民俗文化专场表演,成了春节假日期间游客和市民出游的新选择。新津的红石涵养湿地、西河故道湿地、白鹤滩湿地、羊马河绿道,彭州湔江绿道、泉水绿道和官渠绿道,青白江凤凰绿道、陆港绿道,金堂玉皇山步道、沱江绿道、金山公园绿道等对有效分流游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主题旅游目的地崭露头角

  节前,我市以“冬季到成都来看绿”为主题进行了系列宣传营销,策划推出了14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了我市熊猫、林盘、绿道、古镇、美食、音乐、民俗、遗产等优质旅游资源,满足了游客不同需求。节日期间,玛歌庄园、66号营地等 “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简阳小太阳生态农场、龙潭山庄、玉龙生态康养园林度假区,新津天府农博园的“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等充分发挥农业生态、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功能,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体验民俗风情,采果、摘菜、垂钓、阅读,动中有静、静中有乐。

  传统景区吸睛强

  假日期间,阳光明媚,广大游客和市民举家出游。都江堰川西林盘、绿道骑行、道养温泉为康体养生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海棠花节、玫瑰花溪谷等成为乡村游新的名片。龙泉特色民宿作为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以其温馨精致的服务、内涵丰富的体验,让游客在城市森林公园、客家文化、桃文化营造的“家”中体验了一日当地生活。新都音乐百花谷、尖峰运动小镇、花香果居、锦门景区、升庵故里、沁彩农庄等人气持续火爆。据统计,截至昨日12∶00,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接待游客17.2万人次、虹口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2万人次、中国酒村—邛酒文化风情旅游村落接待游客10.9万人次、成佳茶乡接待游客9.51万人次、农科村接待游客7.44万人次、花水湾温泉度假旅游区接待游客6.83万人次、玉皇养生谷接待游客5.95万人次。

  假日供给品质高

  春节假日期间,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明旅游、文化休闲相得益彰,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各类文化场馆,广大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区(市)县深入挖掘和拓展当地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惠民演出、非遗项目展演、冰雪主题游、民俗文化体验游,图书馆读书会、美术馆展览,文化旅游活动天天精彩、好戏连台。

  以“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为六大主题的“夜游项目”为游客展示成都文化和锦江故事,受到假期市民和游客的追捧。古风《伎乐·24》演出秀在合江亭连续上演,市民和游客可以在亭外近距离聆听,体验古时年味儿,见证“古代东方音乐之都”。锦江两岸璀璨光影,古色古香的摇橹船悠闲游荡,影像与光彩的完美结合,动态展示花重锦官城的优美画卷,曾经繁华的东门码头再次“惊艳回归”,再现东门码头“门泊万里船”的盛况,讲述着锦江“小游江”的宴饮故事,为市民和游客展示天府文化和锦江故事。

  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市各相关市级部门集中在成都市智慧治理中心进行春节应急值守工作,方便第一时间协同解决问题。同时,市文广旅局不断加大景区视频监控力度,加强游客流量较大景区的安全监管工作,推动实施重点景区节假日流量管理,督促景区执行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在春节假日高峰阶段,我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锦里、黄龙溪、杜甫草堂等多个景区游客流量较大,市文广旅局通过新媒体、电台等,在游客聚集高峰期每隔两小时及时推送假日市场快讯,提醒游客和市民谨慎前往热点地区,并推荐其他可前往的旅游景区,分流游客,努力实现游客合理时空分流。(完)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刘阳 李冬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