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2-15 15:39点击:
中国网财经2月13日讯(记者安平 见习记者魏国旭)绿城中国近日发布了2019年1月销售业绩,算上代建项目,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总合同销售金额约67亿元,同比下降22.98%。
事实上,绿城中国销售放缓的趋势在2018年就有所体现。
数据显示,算上代建项目,绿城中国2018年销售面积约81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564亿元,相比上一年的1463亿元增长6.9%,但这一增速在销售金额排名前20名的房地产企业中位列倒数第一,距37.89%的平均值也有较大差距。
2018年8月,绿城中国新任总裁张亚东在媒体沟通会上曾表示,2018-2020年,绿城中国的销售目标分别为超过1600亿元、2000亿元和2600亿元。以此计算,绿城中国2018年完成了预期目标的97.75%;而要想完成2019年的目标,绿城中国的销售需实现27.87%的增长。
与销售放缓形成对比的,是绿城中国的债务在快速攀升。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绿城中国总负债为2051亿元,与2017年末的1890亿元相比增长了近200亿元;同期,绿城中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8亿元。
高负债下绿城中国加快了融资频率。1月26日,绿城中国发布关于发行4亿美元有担保优先票据的公告,利率为5.58%;1月29日又表示发行1亿美元有担保之优先永续票据,利率为5.17%。2018上半年,绿城中国当期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5.3%,可见这两次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而一个月连续进行两笔融资也不是绿城中国的常见的操作。绿城中国曾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融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为集团若干现有债务的再融资及拨作一般公司运营资金用途。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企业发债目前是应该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不过这种融资也要注意兑付的压力,因为后续市场如果不好的话,对债务的偿付压力、现金流肯定是会影响的,这个肯定也会影响到产品的供应、投资等。
业绩压力下,绿城中国从去年以来多次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在张亚东上任前的7月1日,绿城中国内部落地11大重资产公司和5大轻资产公司的布局。而半年后, 即2019年1月29日,绿城中国召开会议,决定在“11+5”轻重布局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再次优化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包括:将子公司组织架构从“11+5”调整为“8+3”,将现有的16家子公司整合缩减为11家;设立事业部,集团内部架构调整为“7+4”,在集团7大中心外,新成立特色房产等4个事业部;另外决定根据发展规模和发展成熟度对子公司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对此,张亚东表示,公司走在发展的道路上,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变则通,通则达”,随着未来发展局势的不断变化,改革将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