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西充:乡村治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美景如画

更新时间:2019-10-26 23:02点击: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6日电(王爵 曾明辉)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西充县积极探索依法治村、民主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治理模式,破解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等问题,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呈现了宜居乡村的如画美景。记者26日走进西充县部分村庄,感受乡村有效治理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

村民在法律图书角阅读法律书籍。曾明辉 摄

村民在法律图书角阅读法律书籍。曾明辉 摄

  在西充县多扶镇老林沟村的村道上,精选出来的数十个法治案例被制作成法治宣传牌,组成该村普及法治知识的法治走廊。民房上,随处可见“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守法最好”等标语。依法治村给老林沟村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村风民风焕然一新,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双龙桥村新貌。曾明辉 摄

双龙桥村新貌。曾明辉 摄

  全面依法治村之前,老林沟村难题颇多。小龙虾是老林沟村的支柱产业之一,采取“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吸纳18户贫困户利用产业周转金入股,并参与基地务工,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却屡屡发生偷盗事件。”村党支部书记高德翔说,为此,村里成立了“红袖章”治安巡逻队,并加强法治宣讲,有效遏制了偷盗事件的发生。

村民闲下来后,相互喝茶交流。曾明辉 摄

村民闲下来后,相互喝茶交流。曾明辉 摄

  “红袖章”治安巡逻队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启迪该村运用法治思维治理村庄。围绕法治教育、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内容,该村建成覆盖全村的法治长廊,让群众与身边的法律“相知相伴”;建成法治农家大院,创新开展“法治龙门阵”,让群众在现身说法中受到法治教育;依托法治学校,定期邀请驻村律师、民警和法律顾问讲解法律知识。

双龙桥村民经常举行俗表演。曾明辉 摄

双龙桥村民经常举行俗表演。曾明辉 摄

  目前,老林沟村依法治村已具备“有创意,有内容,有氛围,有规模”等“四有”雏形,越来越多的村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用法治推动村庄发展。

双龙桥村杨家大院。曾明辉 摄

双龙桥村杨家大院。曾明辉 摄

  记者又走进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杨家大院,这里是西充县2019年率先启动建设的“义兴至凤鸣乡村振兴示范带”节点之一,项目坚持“拆、改、建”结合,着力打造“美丽西充、宜居乡村”建设示范样板。依照村规民约,院内住户积极参与配合改建项目,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率达100%,环境清幽美丽如同景区。民风正,风气新。2家农家乐在杨家大院开门迎客,使双龙桥村的农家乐增至41家,每家农家乐每年的纯利在6万元左右。

  “新村内,不乱建,违背规划不体面;村中事,民主管,建言献策给村官;对游客,要礼貌,否则批评上板报……”2015年,双龙桥村正式诞生了一份村规民约。通过快板传唱、上墙张贴等形式,村里的男女老少很快记住了村规民约的内容,家家户户自觉遵守。

  村规民约这把“万能钥匙”是双龙桥村民主管村的一个总结,把涉及村民生产生活、乡村旅游发展、电子商务发展、邻里和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囊括其中。村里景区建设、先进评比等大小事项,都由村民集体讨论。办不办,怎么办,谁来办,由群众说了算。

  据记者了解,2019年以来,西充县按照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工作部署,围绕“五大振兴”和“三年行动方案”,举全县之力推进创建工作,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改建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突出特色抓推进,大力实施“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工程,有机基地认证面积达12.5万亩。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新建特色产业基地5万亩,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40万亩。(完)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