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惠诚9号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毫米,吻端具黏着器,此时泥鳅苗都粘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孵出后8小时左右,苗长约4毫米,口裂出现,口角有1对芽基;腮丝露出在腮盖外, 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出现稀疏的黑色素。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时呈透明的‘逗点’状到体色逐渐变黑。孵出后约33小时,苗长4.5毫米,口下颚已能活动, 口角出现2对须,卵黄囊缩小,外鳃继续生长,胸鳍能来回煽动,体表黑色素增加。孵出后约60小时,苗长5.5毫米。已能做简单的游动,具须3对,鳃盖扩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仍有部分外露,螵已出现,卵黄囊接近消失。鱼苗已开口摄食轮虫等食物。所以孵出后约3天便要开始喂食,如不喂食,第5天便开始死亡,10天后全部死亡。孵出后84小时,苗长7毫米左右,外鳃已缩入鳃盖内,螵已渐圆,具须4对,卵黄囊全部消失,肠管内可见食物团充积,泥鳅苗能自由游动。孵出后12天,苗长11毫米,鳃已发育完整,具须5对,螵成圆形,胸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殿鳍条均已经发生。孵出后21天,苗长达到15毫米以上,形态已与成品泥鳅相仿。这时候+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成兼营肠呼吸。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通过孵出偶的前期培育〈约21天〉,泥鳅苗的形态已长得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 从1.5厘米的泥鳅苗培育成3厘米的夏花称夏花培育阶段。泥鳅苗在水质良好、饵料充足、饲养精细的条件下,大约经过1个月的培育一般能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鱼种。 这时泥鳅已具有钻泥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大大的加强,便可转入成鱼饲养阶段。 体长3厘米的夏花泥鳅种虽然已初步长成,但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进行长途运输或直接进行成鳅养殖,成活率伤不能保证。但原池中密度已经过高,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应将泥鳅进行筛选分养。再经过约1个月饲养,使泥鳅重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后再进行长途运输和移入成品泥鳅池养殖,这一生产过程称为鳅种培育阶段。 一般泥鳅苗当年能成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1-3克的大规格鳅种。 5厘米以上的鳅种经1年养殖,便可养成每尾重10克以上的商品泥鳅。 一、泥鳅苗的前期培育 孵化后约3天。卵黄囊全部消失,口器形成,肌节增多,尾鳍鳍条出现,胸鳍显著扩大,螵也出现,这时泥鳅苗开始从侧游变为短距离平游,肠管内充满食物,开始主动摄食, 这阶段应人工投喂饲料。一般可投喂煮熟的蛋黄及鱼粉等。方法是将蛋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20目筛绢袋中捏洗出蛋黄悬浊液,然后以泼洒的方式投喂。这时如泥鳅苗在孵化缸内, 水流应减缓。投喂量为第一天每10万尾苗投喂蛋黄一个,第二天投喂蛋黄1.5个,第三天投喂2个,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若是鱼粉,则每10尾泥鳅鱼苗每天喂10克。 没有鱼粉的用鱼晒干后磨成粉也可以。连喂2~3天,待鱼体颜色由黑色转成淡黄色时,便可以出缸下池,进行夏花培育。 二、泥鳅夏花培育 1培育前的准备采用专用泥鳅苗培育池最好,但采用稻田或池塘里开挖的鱼沟、鱼溜或鱼函也可以。一般在放养前10~15天清整鱼池、除野消毒,然后注水20厘米, 适量施用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待清整药物药性消失、水色变绿变浓后即可放苗。 1专用培育池的建造:专用培育池面积不宜太大,应选在水源方便的泥鳅养殖基地附近。最好用水泥池,每只池50平方米左右,池壁高70厘米左右,光滑不漏水。 如是泥池,池底和池壁要打紧。如是新建水泥池,不可以直接使用,必须先经脱碱洗干净后方可使用。也可以用孵化池,孵化槽、产卵池及家鱼苗种池作为泥鳅苗培育池。 水泥池的底部要铺一层10~30厘米的腐殖土,其制作方法可用等量猪粪与淤泥拌匀后堆放发酵而成。 清塘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9~10公斤进行消毒。方法是在池中挖几个浅坑,将石灰兑水化开,趁热全池泼洒。第二天用耙将塘泥与石灰耙匀后放水20厘米左右。 适量施入有机肥料用以培育水质,培养活饵料。经7~10天后待生石灰药力消失,放几尾试水鱼,1天后无异常,即可放苗。 2泥鳅苗放 〈1〉 鱼苗优劣的判别:在泥鳅装运、长途运输之前应挑选体质好的鱼苗,方能保证运输及饲养中的成活率。鱼苗优劣可参考以下方面来判别. 1.了解该批鱼苗繁殖中的受精率、孵化率。一般受精率、孵化率高的批次,鱼苗体质好。 2.好的苗体色鲜嫩,体形均匀、肥满、大小一致,游动活泼、精神。 3.在白瓷碗中装盛少量苗。用口适度吹动水面,其中顶风、逆水游动者强,随水波被吹到盆边者弱,如强的为多数则为优质苗。 4.将苗放在白瓷碗中。将水沥去后,苗在白瓷碗中剧烈挣扎、头尾弯曲厉害的为优质苗。挣扎力度弱或仅以头尾约扭动者为劣质苗。 〈2〉 鳅苗运输:泥鳅苗长途运输时必须用鱼苗袋装盛并充氧,否则极容易死亡。在密封式充氧运输中,水中容氧充足的情况下, 一般掌握适当密度不会缺氧,但为降低运输成本,又要达到一定的密度。鱼苗在运输中,不断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氨等代谢产物。在密封运输中,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向外散发, 时间一长,往往积累较高浓度,甚至引起鱼苗麻痹死亡。据测试,当鱼苗发生死亡时,塑料袋中水的容氧量仍较高,最底也含有2毫克/升,而二氧化碳升至150毫克/升, 所以塑料袋中鱼苗死亡有时不是因为缺氧,而是因高二氧化碳和氨等的协同作用引起的,这时应替换新水方能预防。装运前1天将泥鳅苗放在网箱中,停止喂食,网箱应放置在清洁的大水面中, 让鱼苗排除污物。以减少途中水质污染。袋中空气要排尽后在充氧。如是空运不宜将氧气充的太足,以免因飞机升空气压变化而胀破塑料袋。天气太热时可在鱼箱和塑料充氧袋之间加冰块。 如果路途长,运输时间久,转运途中需开袋重新充氧,如水质污染严重,应重新换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