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21 14:04点击:
原标题:“东轻模式”:探索老工业基地国企振兴路
记者 丁汀 摄
中厚板厂党总支书记刘海付向记者介绍东轻公司为大飞机项目配套的机翼壁板生产情况。记者 王淮志 摄
国旗与“两带两创”的条幅挂在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记者 王淮志 摄
干了一辈子特殊工种的韩滨即将退休,但在生产线旁,他依旧干劲十足,像个小伙子。“是金子就得发光!”不久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韩滨说,追梦路上总得干出个样子。
韩滨是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轻公司”)的一名工人。这家被誉为“祖国的银色支柱”的老国企,创办60多年来,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自觉肩负起国企责任,持续自主创新,为老工业基地国企勇闯振兴新路探索出了可供借鉴的“东轻模式”。
自力更生 锁定“创新基因”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座现代化工厂赫然矗立,不远处的俄式建筑上镶嵌着黑色的历史建筑铭牌。
东轻公司创办于1952年,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两项落在这里,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东轻公司所产铝合金材料成功装备国产第一架飞机,第一枚导弹、原子弹、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改写了我国同类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东轻人的自主创新意识是一种奋斗自觉。”东轻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李海涛回忆说,1960年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实行技术封锁时,正值东轻公司实施二期工程。东轻人以“为祖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志气和骨气,在党委组织下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双革”活动,提出“技术要活、管理要严、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家”,攻克了当时苏联也没解决的一些技术难题。东轻公司二期工程如期竣工,建成我国航空工业用铝合金材料完整配套体系,期间完成重大工艺研究370余项,研制新合金15种,产品种类达1737个。
东轻公司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高端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航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系列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独家生产了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仅2016年以来就研发出20余种铝合金新产品,2017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
记者在东轻公司熔铸厂工区看到,一块块4米多长的铝合金铸锭刚出炉。“这些是用于国产大飞机机翼制造的原料。”熔铸厂党总支书记汪斌说,2013年东轻公司从国外引进铸造工具和工艺,但外方技术人员调试参数一个多月仍无法生产出合格铸锭,最后无奈放弃并回国。在挑战面前,东轻公司党员干部带头,历时半年试验数百次,试验参数从20个增至上百个,当年达到60%成品率。“目前铸锭成品率达97%,我们的攻坚目标是100%。”汪斌说。
据东轻公司中厚板厂党总支书记刘海付介绍,他们成功研制的机翼板材打破了国外封锁,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也对半“跳水”。
“不能突破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企业的转型和振兴就无从谈起。”东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云强说,在研制高强高韧耐腐蚀的“王牌合金”方面,东轻人即便在企业最困难时期也没有懈怠,终于成功把这个航空第四代典型合金材料“智造”出来。
瞄准市场 养成“担当自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新建生产线总投资巨大,每年仅银行贷款利息和设备折旧就达1亿元,东轻公司一度遭遇振兴“瓶颈期”。面对外部市场竞争、技术壁垒和内部机制僵化、队伍状态一度低迷等困难,东轻公司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组织带党员创效、党员带群众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员亮身份、亮攻关承诺,领导班子主动承担经营指标扭亏和关键项目创新创效。两年来,“两带两创”推进800多个项目,创效3500万元。
“感觉有种力量拉着大伙一起往前冲。”2017年入党的包装公司工人刘强说,在党总支班子带领下,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每到集中交货关键期,夜以继日加班最多的是党员干部。以往想“对付干”的刘强也发生了转变,眼里“多了活儿”,他发现供货厂家把大量废弃铝卷木头包装直接扔掉,便和工友义务搜集这些木材送到制箱厂再利用,每月至少创效4000元,闲置多年的铲车也被他们改造重新使用。这些随处可见的“创新小账”降本增效明显,工人的精气神也回来了。
板带厂2016年7月进行热轧机新老生产线转换,由于没有任何参数可供借鉴,板带厂组成了15人攻关小组连续工作30多小时成功完成任务,其中7名党员不眠不休,始终坚持在攻坚一线。两年多来,热轧一次投料成功率已由最初不足50%提高到95%以上。在辅业包装公司,党员职工主动“闯市场”开拓新业务,在完成东轻公司额定任务的基础上,还承接市场上的托盘制造业务,2017年外销产品数量占到全年产量近一半,创效百余万元。
在党建引领下,这种“担当自觉”体现在从生产到经营的每个细节。板带厂党总支通过支部委员抓队伍、纪检委员抓监督、组宣委员抓凝聚三个支点,推进党建水平、经营能力双提升。“我们每个月都会设定技术攻坚课题。”板带厂副厂长王强指着车间内墙上的技术攻坚板说,针对铝材轧制过程中存在的划痕、擦伤等十大难题,他们成立了轧制工序产品质量提升攻关团队党支部,从基础管理到技术攻坚、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复合材料成品率提高10%。
“过去是我能生产啥就卖啥,现在是市场高端需要啥我就干啥。在一次产品订单业务中,我们主动把甲方提供的4个部件组成的焊接件图纸,创新研制加工成为一次成型的压制件产品,既提高了安全性又降低了成本,产值超千万元。”机电公司职工李多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在东轻公司2700多名基层职工中,有933人先后提出创新型项目建议,这些“妙计”推动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两带两创”带动下,职工入党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据东轻公司党委委员周元平介绍,2018年东轻公司发展党员30名,近两年35岁左右的党员比例占到约70%,两名企业外流技术人才也先后“回巢”。
深度融合 “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2018年,东轻公司继上一年实现扭亏为盈后,利润再攀新高,同比增加2779万元。东轻公司干部职工和有关专家认为,“东轻模式”给新时期国企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带来启示:
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强筋骨”。“东轻公司聚焦创新,劲头十分明显,领导班子和党员职工干劲十足。”在东轻公司建立了铝镁合金材料院士工作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说,面对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更需要东轻公司这样的国企站出来,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利用上领先一步。
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新材料是东轻公司技术创新的最大亮点。东轻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试制成功大型客机壁板用铝合金材料的企业。2018年5月3日,在中央企业团工委、中央企业青联共同主办的“航天科工杯”第三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颁奖大会上,东轻公司此项创新项目脱颖而出,获“航天科工杯”第三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金奖。
越强化党建越要“重实功”。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程遥认为,国企党建最大的难题是“两层皮”,有的企业存在党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走向另一个“虚”的极端,部分老工人甚至放下工作去抄笔记,究其原因主要是结合弱、考评虚。
东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莹介绍,激发“担当自觉”需要制度保障。从2017年起,东轻公司创新经营业绩与党建工作“双百分”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94项指标定性、量化,党建与生产经营考核互为系数,相乘得出各单位班子年度总考核结果,并与薪酬奖惩、领导任免挂钩,2017年度同比增奖1.8万元,扣减4.45万元。围绕生产经营的党建考核唤醒了党员“生物钟”,考察党建成效是“干”在实处,绝不是生产任务完成了,开几次会、上几次课。
越是发展机遇期越要“聚合力”。范云强说,东轻公司不仅在企业内部开展“联建共建”化解矛盾攻坚难题,还创造性地与银行、铁路、科研院所等开展共建,放大党建优质资源效能,尤其在企业困难时期,赢得了金融、税务等单位换位思考,共同勇于担当,为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期创造了条件。
(责编:李楠桦、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