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6-22 12:32点击:
近期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升级贸易摩擦,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我们一如既往地相信,美国这种做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损人不利己且危害全世界。
美国自身将为贸易摩擦付出巨大代价
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但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非常有限。反观美国,其自身将受到几乎相同力度的打击。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会萎缩,一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收入将会下降,消费者和进口商将支付很高成本,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和蓝领工人实际损失的福利更多。贸易争端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和低迷也会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巨大负面冲击。美国加征关税目标是要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但是由于中国的反制,它的直接结果很不确定,很可能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美国与其他后发国家的贸易争端已有40多年历史,其根源在自身,即使中国对美出口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格局也很难改变。
事实上,美国从对华贸易逆差中获得极大好处。一是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将近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美资企业。美国的进口商及跨国公司拿到贸易差额中的绝大部分利润和增加值。二是美国市场零售商品中1/4左右从中国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源源不断输入美国,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使其获取巨大“消费者剩余”。三是美国输往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如粮食、能源、飞机、芯片等大宗商品,都是中国发挥价格支撑的领域,如果没有中国的大量采购,其价格绝不是今天的水平。四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高消费、低通胀”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空前地增加了全球消费品供给。五是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资本,以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方式支撑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使美国获得廉价资本回流,为其经济复苏和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六是美国对中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意味着其长期占用着等量的中国储蓄,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其投资和储蓄缺口。过去十几年,美国的广义货币和现金都增长缓慢,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
美方对中国的指责完全不能成立
首先,指责“中国偷窃外国技术”是现代强权逻辑。任何一个后发国家都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发展经济学才有“追踪模仿阶段”这一概念。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国众多发明所创造的无形资产,为世界做出过无与伦比的贡献。欧美工业化时期各国相互之间的技术模仿十分普遍。每个国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为技术进步作出新贡献,没有哪个国家的现代化是靠偷窃得来的。中国40年前开始引进外资,境外投资者从中国获得了巨大利益,这都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没有一个项目合同是中国政府强制外方签订的。以技术换市场或以市场换技术这种基于公平原则的技术交易,是各方认可的基本市场经济活动。在当今世界,中国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建设者,美国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中国的指责完全没有依据。历史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靠制裁和封锁不仅不能阻止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反而会激发其自主研发的决心,加快其技术进步的速度。
第二,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鼓励他们既竞争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中国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都是指导性的,各项政策的落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事实上,中国的经济成分已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国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民营和外资几乎可以进入所有行业、所有领域。金融业中,4588家银行业机构中民营资本控股的超过3000家,170家中资保险公司多数为民营控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绝大部分也由社会资本控股。即便是五家大型银行,国内外非国有资本股权占比也平均达到约30%,有的甚至超过40%。中国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现在只有37%,与欧美主要经济体相比,市场集中度处于明显偏低水平。中国的金融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民营互联网企业采取了审慎包容的态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中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不会改变。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是根据公司章程和组织架构,作为独立主体按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有效运转,党组织并没有进行干预。在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优化完善公司治理,更好发挥党组织作用,使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从全球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公司治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也没有完全可以照抄照搬的最优模式。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在公报中明确提出,支持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倡导的公司治理原则。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原则和框架等方面与国际一般标准保持一致,并适应具体国情进行补充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事实证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坚持党的领导完全可以兼容。我们推动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各就其位、各自承担法定职责。党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这样的治理结构可以形成科学有效制衡机制,更好保护相关者利益,防止内部人控制、大股东操纵和董事履职不充分等问题。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完全可行。此外,说中国对出口给予巨额补贴,怀疑中国操纵汇率,批评中国不开放市场等等,始终找不到有力证据,许多说法自相矛盾。
中国发展要立足做好自己的事情
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必须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能不能走得更加稳健,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金融领域,要全面优化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继续深化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正常的,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不可能持续贬值,人民币市场汇率将不断向购买力平价靠近。
要坚持不懈推进对外开放。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生活,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丰富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警惕跨境资金的大进大出和热钱炒作,坚决避免出现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
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我们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均衡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金融业在这些方面大有作为,这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作者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华尔街著名投资分析师科隆博(Jesse Colombo)昨日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明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甚至可能高于许多经济学家所关注的纽约联邦经济衰退概率模型。
根据该模型,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30%,在科隆博两周前发布的文章中,这一概率还是27%。当前的衰退概率跟2007年7月份的时候相同,也就是2007年12月美国经济大萧条正式前的5个月。在2007年7月,因为知名投行贝尔斯登的两个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对冲基金变得一文不值,最终引发了波及所有投行和美国经济的大危机。
尽管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上升,但是许多持乐观态度的市场人士却试图淡化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衰退模型发出的警告。他们基本上都在表示,发出警告又怎样?明年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只有30%,也就是说不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为70%。
现实情况是,这个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大低估了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导致很多人也低估了它发出的警告。在1990年7月这个模型给出的经济衰退的概率为33%,但美国经济随后就进入了衰退。还有2001年3月,也就是在21世纪初经济衰退的时候,它给出的可能性仅有21%。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它也只给出了39%的衰退可能性。所以,并不能用人们平时对概率的理解来看待这个模型给出的衰退概率。
该模型之所以会低估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是因为受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异常衰退的扭曲。当时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为了遏制通胀而采取了异常激进的加息举措,导致一些数据出现了扭曲。
科隆博表示,只有考虑纽约联储1985年以后的衰退概率模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正常化,才能更准确地估计衰退概率。他通过修正数据后发现,2007年12月该模型修正后的衰退概率其实为85%,未来12个月出现衰退的概率为64%,这令人非常担忧。
虽然这次出现衰退的概率还远低于2007年,但科隆博却比之前更加担忧。因为下一次衰退不太可能是普通的衰退,也不仅仅是商业周期导致的衰退。自2008年以来,不仅全球债务增加了70万亿美元,而且由于全球范围的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计划,在过去十年里,数十个危险的新泡沫在不断膨胀。他最担心的是,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很可能是由这些泡沫的破裂导致的。
其中最明显的泡沫之一就是美国股市。在过去十年中,美国股市(以标准普尔500指数衡量)飙升300%。
美联储对美国股市的激进通胀导致股市的涨幅高于其基本收益,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估值过高。每当市场被严重高估时,市场再次跌至更合理的估值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美国股市的估值几乎与1929年一样高,1929年美股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便进入了大萧条。
此外,美联储对美股、债券和房价的激进刺激已经在美国家庭财富中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泡沫。美国家庭财富相对其国内生产总值而言严重夸大:自1952年以来,美国家庭财富占GDP的比例达到384%,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时,这一比例为450%,如今它已经高达535%。
科隆博还写到,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泡沫外,全球债务、新兴市场、澳大利亚、企业债务、杠杆贷款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