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9-06 23:04点击:
原标题:砥砺奋进新国企: 聚力,打造中国核电的国家名片
中建二局的传统岗前“圈儿会”:带班班长在给大家进行岗前任务布置及交代施工注意事项。
海外网北京9月5日电 8月29日,当我们走进“华龙一号”项目建设现场,恰逢台风“帕卡”在我国西南沿海登陆,广西境内大分部地区暴雨如注。然而位于防城港市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的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来自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的650多名专业工程师和近4000名技术工人正为这项“国”之重器努力奋战。大雨中,即将换班上岗的工人师傅们围成一圈,正在进行传统“圈儿会”:带班班长在给大家进行岗前任务布置及交代施工注意事项。在“圈儿会”隔壁的华龙一号焊工培训学院里,一场焊工比武大赛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走在厂区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在鼓舞着每一个人,中国核电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此燃烧。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而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是中国自主品牌核电站建设的“样板间”,不仅是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也是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的参考电站。三十年来,中国核电坚持自主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吸收到超越,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中国核电发展迈入全新阶段,中国核电正在作为中国制造高技术、高标准、高经济带动性的典型代表,成为国家的一张新名片。
从跟跑到领跑,三十年凤凰涅槃
时间追溯到1987年,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当时,我国商用核电建设无论从技术还是施工尚处一片空白。在此背景下,中方与与法国、日本等国际大公司合作,组成三国四方的HCCM核电建设合营公司负责大亚湾核电站的工程建设,作为重要一员的中建二局承担了该工程常规岛的土建施工。当时,技术要花钱买,专家从外国请,施工以外方公司为主导。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广核集团带领国内核电产业链企业,承担起了打造自己国家核电品牌的历史使命。
三十年,这样的数字让人激动:
中国大陆已建成投运核电机组36台,排名世界第四。
中国大陆在建核电机组20台,其中10台采用最新第三代核电技术,是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
三十年,自主创新的成绩让人振奋:
2013年4月,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GRSR安全审查。
2014年8月,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5年12月,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完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HPR1000)。
“防城港核电站项目承载着核电人三十年的梦想。三十年前,我们没有标准,没有技术,没有人才。经过三十年的自主创新发展,今天我们有了自己完全知识产权的核电站,这是我们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性工程。从未来讲,也将对我们核电走出去具有标志性、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广核集团文化宣传中心主任助理袁昌红说。
三十年,建成了,学会了,超越了。三十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步一个脚印。“华龙一号”的面世,使中国人长期孜孜以求的愿景变成现实。
中国核电人不辱使命,砥砺奋进,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最严苛的质量标准建造最安全的核电站
为了核电安全,中国的核电建设者们一直在努力攻坚。
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宫广臣介绍,“华龙一号”的核电技术包括了核电站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培训的一整套体系,在安全性上,按照中国的最新安全标准HAF102的要求以及美国URD、欧洲EUR的相关要求,每个环节都上升到新的高度。采用单堆布置,优化核岛厂房布置,更好地实现实体隔离,避免安全系统共模失效。按照纵深防御原则设计的安全系统为“华龙一号”配置了实体隔离的三个安全序列,就像三道相互独立又协同联动的安全屏障。它最核心的核岛厂房,吸收日本福岛事故经验反馈,增强电源和冷源,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维持72小时无人工干预不出现失控,而且双层安全壳设置环形空间通风系统,降低了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向外部释放的风险。外壳还可抵御外来类似大型商用飞机撞击等的突发极端性灾难。
今日,“华龙一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领先的核电技术,就是因为该技术在安全系统设置上完全升级。
核电,安全大于天。核电建设施工的高标准高质量,是核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安全保护屏。
作为我国核系统外唯一一家独立承建核岛土建工程的建筑企业,和核系统外唯一一家“常规岛-核岛土建一体化”施工的建筑企业——中国建筑承接了该“华龙一号”项目核岛施工建设的重担。从参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开始,中国建筑陆续参建多座核电站。从全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来看,中国建筑参与建设了其中的二分之一,有着丰富的核电站施工建设经验,但像“华龙一号”技术工程这样的高精尖施工建设也尚属首次。如何让图纸完美落地、精准施工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国核电技术采用新理念、走了新路径,这也要求核电土建必须跟上,施工的逻辑顺序、工法与技艺、配合与推进,都要适应新的技术路线。”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部经理李光远说。
为迅速开展工作,2016年5月,在项目开展前期,负责项目建设的中建二局从各核电项目抽调十几名经验丰富的建设者由李光远带队抵达防城港开始前期工作准备。针对核岛土建建设难度大,无参考先例等困难,李光远带领项目组采取样板先行,开展1:1模拟实验,以便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施工质量。在项目组的日夜攻关下,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项目部就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2016年12月23日,4号机组核岛反应堆筏基顺利完成浇筑,前期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广西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随着施工深度推进,后续工程带来的挑战接踵而至,中建二局防城港核电项目科技攻关小组的工作也在日夜奋战,集中攻关。
在项目部的金属实验室,我们看到工人正在一台台的专业仪器前比对X光片。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金属实验室主任蔡宴辉向我们介绍:“目前正在进行钢衬里施工的3号机组,一万多平方米的钢板全部要通过焊接成形,把这些钢板平摊开来,能铺满一个半的标准足球场。核电的要求很高,焊缝不能出现高于1.5毫米的单个气孔,即便气孔很小,也不允许连续出现,否则就是不合格。”谈到核岛钢衬里焊接的严格标准,蔡宴辉说,“这么小的气孔肉眼很难分辨,我们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100%覆盖,为钢板拍摄X光片,用专业仪器检测焊缝,再小的气孔都逃不出我们的火眼金睛。这样高质量的钢衬里焊缝,我们已经完成了950多米,一次性检验合格率达到97.2%”。
如此精准的施工工艺,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尚难以被超越。面对我们由衷的钦佩和赞叹,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经理李光远说:“建设核电站,尤其是建设华龙一号的‘样板间’,挑战和压力确实不同以往,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建人所信奉的职业精神都是,以最严苛的质量安全标准,为中国建造品质代言。为安全负责,为质量负责,这是我们建设者的职责所在。”
为安全负责,为质量负责。正是建设者们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坚守,守护着核电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托起了我国核电建设的巨擘。我们看不见他们的汗水,可我们看见“华龙一号”正在建设者们的手中渐具规模,磅礴而起。
携手出海,聚力打造核电建设的国家名片
随着中国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也将作为一张国家名片走出国门。
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核电迎来了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期。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旗舰产品,“华龙一号”成熟而优秀的技术受到了全球关注。然而,一个完整的核电站项目出海,涉及到的整个产业链企业有5400多家。并不是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具备出海的能力,为了中国核电这张国家名片走出去,“华龙一号”的主要研发单位——中广核主动承担起了带领核电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这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据中国广核集团文化宣传中心主任助理袁昌红介绍,中广核始终通过项目带动提升国家核电产业链的国产化能力,从岭澳核电站一期到岭澳核电站二期,逐步有意识地提升核电产业链上的国产化比例。
目前,中广核集团工程公司在国内牵头成立了“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由中广核工程公司与相关产业链企业一起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并由中广核工程公司牵头与国外进行合作,再通过集中签约和订单分发的形式,把相关产业链的国产化能力带动起来。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带动我国核电建设的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等走出去,7月28日,由中广核牵头,中核建、中国建筑、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10家核电工程建造及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在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召开了“华龙一号项目高层峰会”。会上,10家企业的负责人签署了联合宣言,将共同推动“华龙一号”实现全范围设计能力掌控、设备和材料国产化能力提升以及先进制造和建造技术实施,并将“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防城港核电二期建设成标杆项目,为“华龙一号”项目批量化建设及“走出去”创造条件。
目前“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化的华龙一号已满足全面参与国际核电市场竞争的要求。
继与法国电力集团(EDF)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之后,中广核正在中东欧、非洲、东南亚等地加大力度推进“华龙一号”出海。目前,我国已与英国、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在核电站建设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