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泰国《亚洲日报》、《中华日报》等:“美丽的高岭”上的“风花雪月”

更新时间:2017-09-19 15:04点击:



泰国《亚洲日报》、《中华日报》等:“美丽的高岭”上的“风花雪月”



资料图: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国的版图上。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中新社承德8月5日电 题:“美丽的高岭”上的“风花雪月”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塞罕坝”系蒙汉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造林112万亩,一棵棵树木,也见证了“美丽的高岭”上的“风花雪月”。

  风

泰国《亚洲日报》、《中华日报》等:“美丽的高岭”上的“风花雪月”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在河北北部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建场时,这里风沙严重,当时有谚语说,“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如今,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已发挥出巨大生态效益,有效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侵,同时每年可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数据显示,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以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至64天,年均大风日由83天减少到53天。

  风,也为林场带来了新收入。驱车穿梭其中,风力发电机组随处可见。取之于林的风电补偿费用,再反哺于生态建设,这为实现以林养林和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好基础。

  近年,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风电项目等一批优势产业。曾是支柱产业的木材产业,比例却逐年大幅下降。而正等待上市交易的碳汇项目,也将让林场变身“绿色银行”。

  花

  “80后”女孩杨丽,是林场生产股里名副其实的“花”。整个塞罕坝林场里,女性员工的数量“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2009年,她硕士毕业后来到这里,目前博士在读。

  这里的冷让她印象深刻:“刚来时冬天穿两条棉裤,还是冷”。冬季上山统计伐木入库情况,即使戴两层手套,干一会儿活手也会被冻麻……

  “发现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我竟然没有机会穿裙子。”杨丽笑着说,这里一年要穿10个月秋裤,能穿裙子的月份,也因常外出作业而穿长裤。工作中,造林、冬季伐木入库、作业设计都要上山,一年中,即便在同事照顾下,她上山时间仍会超100天。

  为排遣寂寞,在山上她总会把不认识的花卉拍下,然后再查。在她看来,这里生活单调,多认些花卉是一种调剂。

  从石家庄来到这里,杨丽说,她喜欢这份工作,但也担心常年在这里,会和同学们“脱节”:去年读博时,很多同学都用一款打车软件,“我从来没用过”。

  现在公寓楼装了免费WIFI,她觉得互联网会把这种距离慢慢拉回来。

  雪

  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貌为高原和山地,年均积雪7个月。

  尹桂芝老人记得,建场初期那几年雪大,有一米多深,县城到塞罕坝的路常因雪不通,每次先用炮崩,再用铁锹挖。“现在树长起来了,雪没有那么大了。”

  原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赵振宇老人记得,一次他往回赶牛时遇到下雪,雪裹着风,风裹着雪,最后走了一天一宿。回屋把裤子脱了,“里边都是冰雪”。

  他们都记得,取水不便时,常会化雪水喝。

  塞罕坝人对雪,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建场初期的创业者、今日林海的守业者,继续在贫瘠山地攻坚种树的再创业者,采访中,对于“渴了吃口雪”,他们总会于不经意间脱口而出。

  雪,早也融入他们的身体中。塞罕坝人常常盼着下雪:这能缓解森林火险,也给长期驻守山上准备随时应对火情的他们,创造了与居住在县城的子女短暂团聚的机会。

  月

  林场中,赵福洲夫妇工作在离月亮更近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他刚结婚就和妻子到望火楼工作,这里海拔近1800米。他们每日在望火楼上瞭望火情,每隔15分钟就要汇报一次,即便晚上也不能中断。

  赵福洲笑着说,没事时,会和妻子看看月亮,说说话。月亮看久了,他们也会想家,会感到孤独。

  为排遣寂寞,赵福洲会听听收音机,也会和妻子下象棋,“赌注是谁输谁做饭”。要是见到其他人,“恨不得把他留下来(住两天)”。

  新盖的望火楼有5层,做饭在1楼,工作在5楼。没事时,赵福洲总愿待在5楼,他说早点发现火情就能减少损失。

  儿子目前在林场扑火队工作。赵福洲说,美丽的塞罕坝是几代人日积月累、靠艰苦奋斗换来的。他作为林二代,当初让儿子回来,是希望儿子也能尽一份责任。

  今日的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已是环京津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完)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