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09 15:14点击:
今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迎来成立70周年华诞,举国同庆,砥砺前行。70年的风雨变迁,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作为汽车类媒体的从业者,有幸目睹、感受和经历了汽车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为标志,全面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别推出“汽车出行这十年”之关键词系列随笔,希望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出发,结合当事人的所见所感,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共同勉励。今天推出第二篇:数字化升级。
今年,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随着5G商用启动,社会各界都期待这项新技术能给传统行业带来全面变革。聚焦汽车行业,5G给汽车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汽车与万物互联、无人驾驶、飞行汽车……
十年前(2009年),笔者刚参加工作,这一切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梦。当年,我国刚刚拉开3G商用的序幕,手机的主要功能还是打电话和发短信,iPhone还没有在中国内地发售,大家还流行使用滑盖式物理全键盘手机;在选购新车时,人们逐渐喜欢那些装有USB接口的车型,因为在听腻了电台节目时,可以用它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
借助3G技术,一些进口和合资汽车品牌为旗下部分高端车装配车载导航。但受限于前装车载导航的成本较高和产业成熟度较低等因素,大部分中、低车型并不提供这一配置。为了享受这一数字化便利,很多车主选择后装车载导航。有数据统计,2009年,中国后装导航的销量就达到了210万台;在2010和2011年,后装导航快速增长,分别实现销售390万、550万台。
随着国内汽车销量的增长,交通设施和路途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城市交通严重拥堵,车载导航产品成为人们驾车出行必不可少的功能服务。这也让车载导航市场迎来井喷期。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中国车载导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
五年后(2014年),我国进入4G商业元年。受益于此,智能手机的导航快速普及,这让空调出风口的手机支架成为不少车主的标配,并严重冲击了车载导航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智能互联”成为汽车数字化升级的新方向。不少车企选择与互联网巨头联手,推出一大批“互联网汽车”,完成了用户数据在不同智能设备之间达成“共享”。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变革加速推进,汽车企业进一步推进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布局。其中,不少自主品牌走在了前列。去年北京车展期间,奇瑞发布“奇瑞雄狮”,以期通过布局智能汽车的全产业价值链,达到成为未来智能出行生态先行者和引领者的目的。长安汽车同期也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携手互联网巨头深入布局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智能互联三大领域。
同样,跨国车企也都在中国积极布局智能网联的相关技术。通用、福特等就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希望能更懂中国市场在数字化上的需求。
在传统车企积极布局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同时,一批被称作“造车新势力”的企业,也以“智能汽车”概念强势闯入汽车行业,期待用所谓的“创新”颠覆传统。不过,轰轰烈烈的口号在惨烈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的苍白和无力。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PPT上,几家头部企业虽然推出、甚至交付了产品,但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融资、亏损等问题的困扰。
造车新势力在痛苦与希望中苦苦挣扎,传统车企则在不断释放数字化技术的潜力。今年,我国5G商用元年又提前到来。业界普遍认为,“这或将进一步拉大两者在汽车数字化上的差距”。
为了顺应汽车数字化变革,各大车企都积极在创新技术领域布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在走访一汽-大众优秀供应商代表时发现,其在研发最前端就联手供应商融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期望持续引领未来出行方式。而长城汽车也对其原来的零部件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引入市场竞争,成立独立公司;旗下零部件公司——蜂巢易创,就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智能互联汽车业务,不断加大对集成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深入探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