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1-23 08:41点击:
从科技部22日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获悉,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森林面积的减少在欠发达国家相对集中,中国的植树造林与森林保护成效显著,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
本次发布的报告持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以及重点区域,聚焦“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全球土地退化态势”“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及影响”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四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专题报告显示,本世纪以来,全球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扰动是引起NPP下降的主导因素;森林火灾是影响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的重要因素,林火分布高度集中的非洲中部地区应引起全球的关注。
“全球土地退化态势”专题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等热带雨林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的森林退化,这主要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等引起的连年干旱以及森林的大范围砍伐、开垦和频繁的火灾干扰等因素密切相关。全球主要传统退化区域中,中国、南亚次大陆等区域土地退化态势出现了明显逆转,这表明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积极、科学的治理行动可以有效扭转土地退化态势。
根据“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及影响”专题报告,201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低于近30年平均水平,属于灾害低发小损年份。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方面,地球观测技术可为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的科学应对与减灾防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例如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协同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紧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莫桑比克热带气旋“伊代”、印尼中苏拉威西地震海啸等灾害的遥感监测、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2年启动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围绕全球生态环境典型要素、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全球重点区域三大类主题,分七期陆续发布了包括陆地植被生长状况、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分布、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等九个系列共18个专题报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表示,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EO)的创始国和联合主席国,中国正逐步向世界开放共享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并努力提供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