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24 09:01点击:
“这里是我们的福地。公司扎根闵行梅陇镇20年来,中国区销售额实现了从2000万到100亿的跨越,增长了500倍。”说这话的,是德资企业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张丽华。
在远郊金山枫泾镇,一家“土生土长”的百亿级企业也呼之欲出。12年前,一郎合金还是个小作坊,如今已成长为国内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到今年底其新建厂区将竣工投产,5年内产值将达到80亿元到100亿元。这几年,企业谢绝了不少地方抛来的“绣球”。
在上海,类似的故事不少。2月初,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重心是“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并首次提出了“夯实营商基层基础”任务。对企业主体来说,日常高频交互的街镇,事关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他们一路走来的感受如何?近期,记者走访了一些街镇和重点企业。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02年,伟巴斯特刚落户梅陇镇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注册资本只有50万美元。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该公司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今已成全球汽车天窗制造领域首屈一指的领导品牌,去年中国区产值约100亿元,其中在梅陇镇产税1.2亿元,成为全镇纳税冠军。
在快速扩张的这些年,不少地方想“挖走”伟巴斯特,但其始终未动摇,坚定认为梅陇就是公司发展的福地。而如此强的黏性,是在二十年如一日“细水长流的服务”中建立起来的。
“平时,我们只管做好围墙内的事,外面的事都由政府部门帮办。”说起多年来镇里帮企业解决的大小难题,伟巴斯特战略部负责人浦雁兵坦言“多到记不清了”。不过,对于近一年的事,他如数家珍,一口气讲述了“员工入住人才公寓获50%租金补贴”“镇领导帮助海归高管孩子入学”“每年有技术人才落沪”“周边道路乱停车被及时整治”“公司老总出国签证急,镇里帮忙联系一对一当场办理”等一系列故事。
过去,优惠政策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法宝之一。但记者最近采访不少优质企业发现,他们考察选址时更看重的,还是“一个地方的公信力如何”“政策是否有连贯性”“落地后的服务是否能一如既往”等。一句话,“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最近,梅陇镇将迎来又一家百亿级企业——中泰合资的栢特薇化妆品公司,其品牌“蜜斯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攀升。眼下,栢特薇已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几家子公司搬迁过来,其全国总部也正在迁移之中,同时梅陇镇帮企业协调的全球研发中心已经装修完毕。今年1月,栢特薇已在梅陇镇纳税1000万元,预计达纲纳税额可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