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香港回归20年成长印记

更新时间:2017-07-02 23:02点击:

  新华社香港6月1日电 题:共享荣耀共克时艰共建家园——香港回归20年成长印记

  新华社记者张雅诗苏晓

  回归祖国20年来,香港这颗“东方之珠”迎来了无数璀璨瞬间,也经历过几许风风雨雨。在数不清的悲喜交错、高低起伏中,香港同胞一起欢呼喝彩,一起迎难而上,共同守护着这个家园,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盛事新颜

  一个新时代的诞生,镌刻在历史长卷上。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国旗与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片喜悦欢腾中成立。

  从殖民地变为特别行政区,香港不仅一洗被殖民的屈辱,更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昂首缔造连绵盛事。当中的人、事、物,值得经久回味。

  依靠祖国,港人得以成为国际组织掌舵人。2006年,香港卫生署前署长陈冯富珍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2010年,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当选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港人为国际社会发光发热,香港同胞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香港协办马术比赛项目,分享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东亚运动会于2009年在港圆满举行,让香港再次走进全球聚光灯下。20年来,多项大型会议展览在香港亮相,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国际电讯联盟展等,香港特区举办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实力得以充分展示。

  为市民带来无限欢乐的两对大熊猫“安安”“佳佳”和“乐乐”“盈盈”,是中央政府先后于特区成立2周年和10周年时赠送的贺礼。宝贝们以香港海洋公园为家,大受市民和游客欢迎,至今累计逾4000万人次探访过它们。

   稳定经济

  香港多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回归至今一直未变。在持守良好营商环境的同时,香港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外来因素影响下也曾风起云涌。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香港回归20年里遭遇过两次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于1997年7月爆发,在国际游资攻击下,东南亚各国面临严峻挑战,香港也难独善其身。在祖国大力支持下,新成立的特区政府背水一战,成功击退炒家,度过风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香港金融市场,同样背靠中央支持,香港经受住了考验,进而成为境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以巩固。

  2003年,香港遭遇“非典”疫情,经济陷入低谷,中央果断出手相助,“个人游”政策为香港市场注入“源头活水”。目前内地成为香港最重要的旅客来源地,2014年发布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显示,“个人游”已覆盖49个城市、超过3亿人口。同样在“非典”疫情之后推出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央挺港措施之一。

  从推出惠港政策,到搭建“互联互通”机制,祖国着力助推香港经济发展。2014年4月10日,内地宣布建立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开启“沪港通”的金融新纪元,并于两年后将机制延伸至“深港通”。今年5月16日,“债券通”又宣布启动,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安排。

  “一带一路”倡议为香港带来机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3月在北京宣布“扩容”,接纳香港作为该行新成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都使香港特区更紧密、深入地与国家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少不了大型建设项目。随着香港迪士尼于2005年开幕、启德邮轮码头于2013年正式启用,香港旅游也迈向多元扩展。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预计于一年后通车,届时往来内地与香港的交通会更方便,两地经济活动也会更频繁。

   维护法治

  社会繁荣稳定的背后,需要有坚实完善的法治。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始终坚守法治这一核心价值。20年来,基本法在香港得到成功实施,香港的法治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球的排名从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5次分别于1999年、2004年、2005年、2011年、2016年,就居港权、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外交豁免权等香港基本法条文作出解释,这几次释法清楚解释了基本法条文的立法原意,平息了社会争议,使香港法治更完善清晰,行政机关更有效顺畅运作。

  2014年9月,部分人员发动所谓“占领中环”行动,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香港警方依法对受影响地区果断全面清场,终结非法集会,公共交通服务全面恢复,社会生活重回正轨。香港各界认为,“占中”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重创香港社会最为珍视的核心价值——法治与文明,广大市民对于警方果断行动恢复社会秩序予以支持和赞扬。

  回归后香港依照基本法,循序渐进推进民主进程。2010年,特区立法会通过关于修改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政制改革方案。这是1997年后,首次根据基本法修改选举安排。2015年,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因少数议员阻挠被否决,导致香港民主进程受阻。

  实际上,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无论是行政长官选举还是民意代表选举,民主成分都不断提升。以行政长官选举为例,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6年由推选委员会选出,委员400人;第二任行政长官由8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负责选举第四任、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均扩大为1200人。

   共克时艰

  20年来,无论遭逢什么样的风浪、困难,全港民众都同舟共济,互助互勉。而每当内地发生严重天灾,香港同胞也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疫情,全港共有1755人感染非典、299人病逝,疫情对经济民生产生严重冲击。凭借港人的团结和坚强,凭借内地的无私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控制。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港人纷纷伸出援手:特区政府派出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协助搜救,广大市民热心捐款,多所高校和民间机构陆续加入重建灾区行列,为受灾民众提供心理辅导、医疗服务等。2016年,特区政府宣布,历时8年的香港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作圆满结束,全港共投入100亿港元支援灾区重建。

  2010年8月,21名香港旅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歹徒劫持,事件导致8名港人死亡。事发后,香港特区政府对菲律宾发出最高级别的黑色旅游警示。在中央政府敦促和特区政府积极跟进下,菲律宾政府于2014年对事件受害者及家属正式道歉。

  2012年10月,香港南丫岛附近海域发生渡轮和小轮相撞事故,造成39人遇难、数十人受伤,引发社会各界对客运船只安全的关注。特区政府在2013年完成撞船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防止事故重演的13项建议。其后,涉事相关人员被裁定罪成,为事件负责。

  从诞生一刻至今,香港特区转眼踏入20岁。重温这些年来的辉煌瞬间与忧患时刻,每一个事件,每一段历程,都推动着年轻的特区不断成长,迈向更加成熟、稳健、多元的发展。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