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7-10 09:04点击:
麦家在讲演中
半天的交流结束,嘉宾坐成一排,回答学员的问题
6月23日晚,北京大雨如注。不断有衣衫湿透的年轻人走进77剧场,参加北京出版交流周的讲座,听中国著名作家麦家讲述自己的作品走向海外的故事。
麦家认为,他的生命富于传奇色彩。《解密》一书,他写了11年,经历了17次退稿。没想到,这本书走向国际竟用了12年,前后换了5个文学代理人,关键一步却充满了偶然的惊险。
“我真的很后怕,如果飞机没有晚点……”麦家重复地说着。上海世博会期间,拥有古汉语博士学位的英国女子米欧敏在上海机场候机。飞机延误,她逛书店时看到了《解密》。书封上关于密码破译的介绍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她的祖父二战时曾在“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领导下参加破译德国密码的工作。
看完《解密》她心潮澎湃,觉得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书。回去后,她自娱自乐地翻译了几章,想让爷爷看。她的同学、著名汉学家蓝诗玲看到后,拿给企鹅出版社的编辑,引起了对方的浓厚兴趣。
2014年3月,《解密》的英文版《DECODED》被收入英国 “企鹅经典”文库,上市仅24小时就创造了中国文学作品排名最好成绩,之后又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
买张机票,办好签证,我们就可以开始一场梦寐以求的世界之旅,领略异域风情。
然而一本书的旅行可没那么容易,它需要以心灵作为媒介,超越语言的束缚,让其他地方的人们认识到其内在的美好。
理智与情感
我们不是在谈论简·奥斯汀的那本著名小说,我们只是在研讨国际版权买卖和代理中,应该遵循什么准则,听从理智,还是情感?
橘红色墙壁、球形灯、转动的吊扇,横梁上挂满作家的照片镜框,被窗户隔开的每面墙壁都摆着满是书的书架,复古又温馨。这是三里屯附近的“老书虫”书店,第二届北京出版交流周的头两场交流活动就在这里进行。
来参加活动的“学员”来自各家出版社,以民营出版机构为多,女孩占到了接近90%。学员们英语水平都不错,不用翻译,伴随着外国嘉宾的幽默,场上扬起一阵阵轻轻的笑声。
来自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的高蕙说,国外出版人已走访过磨铁,大家交流特别踊跃,因为对于对方如何做书很好奇,而且发现审美比较一致,不少书的版权大家都不约而同购买过……
买下一本外版书,基于什么样的判断?拿着一本老板和发行都看不懂的书,怎么说服他们?
伽利玛(Gallimard)是法国最知名的出版社,创建于1911年。现在平均每年出版1500种选题,拥有版权书籍2万余种,旗下作者包括加缪、杜拉斯、萨特、波伏瓦、福柯,诺奖得主莫迪亚诺、勒克莱齐奥等法国作者,也包括像菲利普·罗斯、帕慕克等杰出作家。该社出版的写心脏移植故事的《Heart》,在美国卖到了50万本。作为这次交流周被邀请的出版人,伽利玛版权经理Marine告诉大家,必须了解自己出版社的图书目录、对方出版流程以及最近的流行潮流。在版权买卖中,如何平衡理智与情感呢?是靠数据,还是看故事是否动人?首先要阅读,评估一个文本是否值得推介到国际;其次是倾听,与出版商面对面;第三是讲故事,你的书籍是什么类型,犯罪、惊悚还是历史?独创性和卖点在哪里?第四是谈判技巧,价格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卖给合适的人,寻求长期的合作。
在中国,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版权,大多由出版社版权交易部门说了算。在西方,编辑负责购买版权,版权经理负责出售版权。编辑并不是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稿改稿,而是亲自走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扩展自己的触角。
因为图书版权交易并不全是生冷的金钱关系,而是不同编辑之间的人情关系。两个陌生的人,从建立联系到互相信任,再到签下版权,这中间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
来自芬兰独立出版社的撒克说,芬兰太特殊,太本土化了,大多数人不认识芬兰作家或芬兰语。于是他仔细挑选书籍,做好英文样张和宣传资料,了解对方的市场背景,参加书展,和国外的编辑们面对面交流,建立个人关系。从《白色饥饿》开始,他蹚开了路子,因为这本写19世纪芬兰大饥荒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来自美国的丹尼是纽约书探经纪公司成人作品书探主管。这个公司的客户来自18个国家,与中国对接的是中信出版社,他们相当于客户在纽约的眼睛和耳朵,及时告知最热门的新书,并为图书做提案。丹尼推广的国际作家包括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等。他认为,非虚构的书籍市场比较确定,而小说则很难判断是否能畅销。在分享了他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的事例之后,他对中国市场表示乐观:“中国人口多,各种图书都能在中国找到读者。”
梦的解析
实现梦想,需要分解步骤,踏踏实实一步步走过去。
巩小图(化名)过去在陕西做职业编辑,积累了不少作者和出版社的人脉。现在她是自由编辑,工作主要是阅读和做文案,向出版社推荐作家的作品。
谈起参加这次活动,她很认真地表示很有帮助。比如那位法国女编辑强调要和作者一起工作,这一点,过去她只是隐隐有感觉,最近跟进一位作者的创作过程,帮他打磨作品,发现的确是提升了对作品文本的理解。听了讲座后,她开始重视提高谈判能力,就是要站在出版社的角度看如何盈利。过去那些模糊的感觉如今被重点提炼了出来,让她更清晰地知道今后该如何工作。而国外那些推广手段如制作书签、明信片,为图书拍广告片,在社交媒体上发作者视频打造粉丝群,为粉丝举办酒会、送样书等等,也让她叹为观止。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容易找到国外的编辑甚至作者本人。但如何才能破冰,让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交情上呢?
初次参加国际书展的人,也许会天真地以为,书展上到处都是编辑,完全可以跟他们很好地讨论你的选题。
但置身现场时,你会体会到所有人的忙碌和浮躁,根本无法深谈。想要在国际书展上和国外编辑见一面,至少需要提前半年约时间。
6月19日—25日的第二届北京出版交流周(Beijing Publishing Fellowship),由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办,纸托邦策划组织,“做書”媒体统筹。
去年首届北京出版交流周,主办者带嘉宾拜访了多个北京出版机构,体验北京胡同、传统文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提供了快速密集了解中国出版业、作者的机会,也为国内的出版人和作者创造了与外方出版人深入交流的可能性。
这些嘉宾震惊于中国畅销书的销售数字,对行业内的互联网及科技革新由衷赞叹,他们自己又成为一颗颗种子,向更多对中国出版业缺乏了解的人传递信息。口口相传,今年才会有更多的出版人申请参加出版交流周。
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耶路撒冷国际书展等成熟的国际出版盛会上,出版交流周已经成为各国出版人、版权代理人、版权经理互通有无、互相了解、互换资源的年度聚会。
年复一年,出版交流周将为国内外版权合作的网络埋下极具能量的点点火种,让北京成为国际出版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们擦出火花,相互理解,在趣味相投的基础上,找到各自出版市场的共通点,让更多的书籍开始世界之旅。张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