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9-21 13:12点击:
用5年时间筹集建设10万套人才住房,符合条件者租金减半或按不超过市场价的八成购房;首位、主导产业人才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的一次性无偿资助、每年200万元的生活津贴;设立“苏区人才伯乐奖”,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这是江西赣州市8月份出台的30条人才新政中的部分内容。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赣州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人才工作理念从“引进外地人才”向“用好天下英才”转变,明确了“主动上门寻才、端口前移用才”工作思路,用平台吸引人才,用环境打动人才,用服务温暖人才,打出招揽人才“组合拳”,构建了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
深化人才机制改革
去年以来,赣州选派823名人才服务专员、挂点联系1046家工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管理系列问题。这一特色工作被列为江西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市一点”攻坚项目。这是赣州市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管理政策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赣州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红土地人才集聚工程。全市上下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州市人才回归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力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地生根”。2016年,赣州市本级财政安排人才、科技专项资金11065万元,较前一年增加855万元。
赣州市今年明确,5年内将通过采取实用有效的引才育才办法,重点引进和培养100名(个)产业领军人才或团队,引进和培养1000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1万名各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吸引不少于10万名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到赣州创业创新,推动100万名产业工人培养或回归,努力形成高精尖人才领军、产业骨干人才中坚、基础人才涌入的良好局面。
端口前移柔性引才
去年,由江西理工大学万林生教授领衔,与赣州海创钨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5.68亿元,新增利润10.2亿元。该项目是对世界钨冶炼工艺体系的重大创新,对我国钨工业的技术跨越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
赣州市坚持围绕产业发展引进人才,各地瞄准主导产业推动人才集聚,实现“引进一个人,带来一批人;扶持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的良性互动。崇义县启动“百名硕博进崇义”工程;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瑀,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集聚;上犹县设立江西“海智计划”纳米科技产业化工作站,依托平台引进教授、博士10余人,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阻燃性能好的纳米阻燃绳等高端产品。
赣州突破“筑巢引凤”的惯性思维,把引才端口前移,在浙江宁波设立人才及项目联络站,紧紧围绕本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两地人才、项目、资源、资金和信息的共享。同时,赣州依托市驻外办事机构,先后组建了赣州市驻北京、驻长三角、驻南昌、驻厦门、驻深圳等5个人才工作联络站,把人才工作的端口前移到发达地区和人才密集地区。赣州还积极推动赣州籍在外人才回归,引导在外的赣州籍优秀人才采取“专家学者出项目、商会企业出资金”的方式整体回归、抱团回归。
大力改善人才生态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环境尤为重要。赣州各地积极优化服务环境,克服工资待遇、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硬性指标”上的不足,坚持实施人才服务“暖心”工程,根据人才层次、类别不同,编制17个政策包,给予无偿资助、税收返还、住房优惠、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人才至上”的良好氛围,持续改善人才生态。
长期以来,赣州坚持实施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212位专家纳入市领导和市直单位联系人才库。为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赣州在创业资金支持、税收减免扶持、高层次人才配偶随调、工资待遇、生活补贴、科研服务等10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在职称、编制、医疗、保险、户口迁转、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
重才、引才、聚才、留才……在人才强市战略的推动下,如今的赣州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上半年,该市GDP增速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3%;全市专利申请量6878件,同比增长76.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14件,同比增长248.1%。本报记者 刘兴 通讯员 刘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