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新疆博湖“非遗”助力全域旅游

更新时间:2019-09-03 06:06点击:

新疆博湖“非遗”助力全域旅游

  “中国西海·东归梦回”博湖县第五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图为开场舞萨吾尔登表演(何阳摄)

  新疆网讯(记者 李凯 徐俊 通讯员 年磊 何阳)古朴大方的刺绣、节奏强劲的舞蹈、工艺精湛的芦苇画……来博湖县旅游,你不能不关注的是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22日下午,20名民间艺人在新疆巴州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西海渔村)景区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为游客们献上祝赞词、唱长调,短调民歌献哈达、托布秀尔弹奏、萨吾尔登舞蹈等一系列非遗节目。

新疆博湖“非遗”助力全域旅游

  “中国西海·东归梦回”博湖县第五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图为开场舞萨吾尔登表演(李翔摄)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

  耐德曼是博湖县国家级萨吾尔登传承人,从小受家族文化的熏陶,非常喜欢音乐。

  9岁时,耐德曼就学会了萨吾尔登舞蹈的各种动作和多种跳法,当时就是有名的萨吾尔登“小舞蹈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会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服饰制作,还会弹托布秀尔琴,唱蒙古族长调、短调。

新疆博湖“非遗”助力全域旅游

  “中国西海·东归梦回”博湖县第五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图为萨吾尔登表演赛(刘浩摄)

  近年来,博湖县鼓励传承人参与非遗研修研习培训,开展非遗展演,还让萨吾尔登舞蹈、托布秀尔弹奏、民族手工刺绣等“非遗”项目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授课,使各族群众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年轻一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2019年5月,博湖县就在“中国西海·东归梦回”博湖县第五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萨吾尔登展演、千件刺绣、百人快板、百人戏曲联唱、短调民歌对唱、百人齐奏民族器乐表演。参与节会活动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多达1000余人,其中涵盖了萨吾尔登、托布秀尔、民族民间刺绣等十多类非遗传承项目,全面展示了博湖县在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把富有博湖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带给群众,营造了非遗融入生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新疆博湖“非遗”助力全域旅游

  “中国西海·东归梦回”博湖县第五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图为萨吾尔登表演赛(年磊摄)

  据了解,2019年,博湖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运用“非遗+节庆、非遗+旅游、非遗+演艺、非遗+体育”的模式,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进一步提升博湖县旅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苟秀君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全域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理念和新途径,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便利。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