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1-14 03:02点击:
央广网黄山11月1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安徽与浙江自古地缘匪浅。发源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经由浙江省淳安县汇入钱塘江,安徽段平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是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水源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新安江“百里画廊”江面(央广网发赵家慧摄)
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码头乘坐游船漫游江上,两岸彩林绚烂,如同一幅秋日山水画,而这新安江“百里画廊”的美景则得归功于持续了7年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回到2010年底,一份《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是跨省协作的最初契机。“浙江、安徽两省要着眼大局,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2011年2月千岛湖水质保护问题再次被强调。2012年是关键之年,这一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及皖浙两省正式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轮试点,每轮试点为期3年,从此拉开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的大幕。7年的携手共治之后,“新安江模式”备受瞩目。
新安江“百里画廊”江面(央广网发赵家慧摄)
跨流域生态治理难点在于跨省协作,协调各方利益,寻找平衡点成为协作的关键。安徽与浙江如何做到突破障碍,成功“牵手”?
近几年来,黄山搬迁90多家工业企业至循环经济园,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共拒绝污染项目192个,意向投资额近170亿元。2015年开始,黄山市全面推行农药集中配送和有机肥推广,建立起“垃圾兑换超市”。三年里,千岛湖的水清了,漂浮垃圾不见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新安江“百里画廊”江面(央广网发赵家慧摄)
“江面上的29艘船已经全面实施船舶污水收集上岸,不像以前直排入新安江了。”歙县地方海事处处长黄益军介绍道,此外,新安江治理还全面推行网箱退养,禁养区124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河面清洁度显著提升。岸上治理则突出工程措施,截至2018年底,共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整治等试点项目265个,累计投入资金130.8亿元。
2016年 12月,安徽浙江签订《关于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与第一轮相比,第二轮体现了水质目标和补助资金的“双提高”。水质监测点从8个增加到42个,考核标准提高了7%,监测项目也从原来的29项增加到109项,并体现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转变,从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转变,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这“三个转变”。
新安江“百里画廊”江面(央广网发赵家慧摄)
安徽把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一号工程”,黄山也的确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新安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总计达到246.5亿元,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64.5亿元,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新安江生态补偿真正走出一条的互利共赢之路。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报告显示,新安江流域水质已经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2018年10月中旬,皖浙两省正式签订2018-2020年的新一轮试点,两省每年各出资2亿元,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生态补偿机制进入巩固阶段。
新安江“百里画廊”江面(央广网发赵家慧摄)
与前两轮相比,新签协议对水质考核的标准更高,补偿资金使用范围也有所拓展。除首次鼓励和支持通过设立绿色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融资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投入外,更特别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氮、磷生态拦截工程。
接下来,安徽、浙江将进一步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版、拓展版,推动“新安江模式”向“中国模式”的迈进升级。进一步争取中央继续给予资金支持,构建完善试点资金稳定投入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上下游补偿资金随经济发展及水质考核标准的提高而同步提高的机制;积极争取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水污染防治专项、节能减排补助等奖补范围,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并通过法律法规来推动生态补偿的制度化、法制化和常态化。
此外,黄山还将全方位深化与杭州都市圈的战略合作,强化与生态环境部规划院等高层次智库的沟通配合,打造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国际合作与国内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