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第七届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更新时间:2019-12-11 14:00点击:

点击浏览下一张

  大众网·海报新闻北京12月7日讯(记者 姜雪颖)12月7日,第七届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烟台山酒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山东省历史学会胶东人物研究专业委员会、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承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文史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学术盛会。本届学术研讨会共汇编47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代表了吴佩孚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央文史馆馆员杨天石为大会开幕发来贺词。吴佩孚的家乡山东省蓬莱市的有关领导、吴佩孚后人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柳建辉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柳建辉在开幕词中回顾了近20年来全国吴佩孚研究的情况,指出,自1999年第一届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国内吴佩孚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史料大量发掘,学术著作大量出版,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术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对吴佩孚的评价日益科学、客观、公正,从而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近十年吴佩孚研究述评,吴佩孚治国思想研究,曹锟、吴佩孚集团的形成及其与英美关系述略,抗战时期吴佩孚与汪精卫函电析论,吴佩孚与李大钊关系研究,吴佩孚治军思想,吴佩孚的民族观、道德观,吴佩孚研究的深化等做了主题发言和研讨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家耿云志告诉记者,吴佩孚研究开展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在历史学术上具有独特意义,“历史不应当是单线条、单色调的描述所能济事的,我们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各种人物、各种势力的真实情形,这样我们才会更加接近历史事实。”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烟台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唐锡彤在致辞中表示,在吴佩孚逝世80周年之际召开此次研讨会,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动吴佩孚研究及民国历史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与会者还对位于北京玉泉山的吴佩孚墓进行了学术考察。据悉,吴佩孚墓“文革”中被破坏,2018年当地政府出资重修并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佩孚简介: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他善于用兵,在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有“常胜将军”之名。吴佩孚是首位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被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谋害。代表作品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等。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