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7-05 14:07点击:
(原标题:阿尔巴特大街上的中国文化之窗)
“你知道习近平主席吗?”
“俄罗斯人都知道!”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中国主题书店——尚斯博库书店里,俄罗斯人阿列克谢·叶夫捷耶夫跟记者一说起中国和习近平主席,就关不上话匣子,“习近平主席很睿智,富有才华,是我们俄罗斯的老朋友!欢迎习近平主席来俄罗斯!”
7月3日,习近平主席抵达莫斯科,开始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他的到来,为迟迟还未入夏的俄罗斯带来了一股“中国热潮”,席卷了从高层往来到民间交流的方方面面。
能找到中文书籍,能体验中国文化,尚斯博库在当地很快拥有了知名度
尚斯博库书店里,充盈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国文化周暨中国主题图书展3日正式拉开帷幕,492种俄文版中国主题图书,与5000多种中文版中国主题图书和中国文化类图书面向读者同时展出。
“这本《习近平讲故事》,上周五刚上架,周六就有俄罗斯读者前来购买。”尚斯国际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穆平告诉记者。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问世不到一个月,就与莫斯科的读者见面了。
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亚洲研究院教授弗拉迪米尔·萨克哈罗维是这本新书的首批俄罗斯读者,他告诉本报记者,非常高兴能在莫斯科看到有关习近平主席的书籍,“《习近平讲故事》等一系列书籍,让俄罗斯人能通过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了解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前景。这本书在俄罗斯发行,将为我们两国合作做出巨大贡献”。
在俄罗斯,习近平主席有大批“粉丝”,包括研究中国的汉学家、专注于中俄关系发展的大学教授、喜爱中国文化的大批年轻人和希望前往中国发展的学生……俄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正圆中国梦》《一带一路读本》等书籍在尚斯博库都在畅销书之列。
习近平主席的书以理论为主,思想性极强。穆平和他的团队一方面积极推广这些书籍,另一方面也在网络上寻找更加鲜活的读本,一看到《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尚斯博库立刻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订购了一批新书运来俄罗斯。
在实体书店日渐减少的大背景下,尚斯博库这个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书店,却已经成为了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中国文化之窗。这里能找到中文书籍,能体验中国文化,尚斯博库在当地快速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不少老朋友拉着穆平说,一定要坚持把这么好的书店开下去;越来越多的新顾客在朋友推荐下,纷纷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尚斯博库好比一条图书丝绸之路,路上有人、有书、有文化交流”
阿列克谢就是尚斯博库的一位新朋友。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在这里买到了汉语水平考试的相关教辅书籍,“以前我都得在北京王府井和西单的书店里买这些书,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中文书,尚斯博库真的太棒了!”因为喜爱中国文化、因为想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因为学了中文好找工作……俄罗斯人学中文的理由和人数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与日俱增。
“来我们书店的年轻人很多。”30岁的俄罗斯姑娘维多利亚是尚斯博库的店长,她介绍说,不仅顾客里年轻人占了大多数,这里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也都不到30岁,是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尚斯国际总编辑罗曼告诉记者,他看好这家书店的前景,因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兴趣愈发浓厚,人们都十分看好中俄友好的前景。
文学史、艺术史、寓言故事受到众多俄罗斯新老朋友的喜爱和关注,《荣宝斋画谱》《历代名家册页》《历代名家扇面》、精装《中国书法全集》等中国传统艺术类书籍更是屡次售罄。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系主任乌利亚诺夫说,20多年前,在莫斯科很难买到中文书,只有一家小店里有一桌中文书在售,但当年研究中国的俄罗斯学者说,哪怕只有一桌书,也必须要想法设法利用好。如今,尚斯博库里的中国主题图书超过了1万种。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钟爱的中文书。
尚斯博库书店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阿尔巴特街上,这是莫斯科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一片区域,也是文化艺术气息最为浓郁的街区之一,剧院、博物馆、古董店、特色餐厅和成群的街头画家随处可见。尚斯博库里面的热闹劲儿不输这条繁华的街道。
尚斯博库每周举办不同的文化主题活动,包括中国茶席、中国画品鉴、汉语听读培训、中国诗品读等,共计160余场次,所有活动均对俄罗斯民众免费开放,一年下来,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7000人次。
作为集出版发行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尚斯博库书店每年用俄语和苏联国家不同语言翻译出版100种以上的中国主题图书、中国文学作品、少儿读物等图书,成为目前俄罗斯翻译出版中国图书最主要的平台。
有人说,尚斯博库是一座中俄人文交流的友谊桥梁;有人说,尚斯博库是莫斯科的又一个中国文化中心。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通过这里走进俄罗斯,正如俄罗斯东方文学出版社社长斯维特拉娜·阿尼克耶娃所言,“尚斯博库好比一条图书丝绸之路,路上有人、有书、有文化交流,中国的思想从这里进入俄罗斯。有理由相信,这条路将极大促进中俄人文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贡献力量”。
(本报莫斯科7月3日电)
(原标题:阿尔巴特大街上的中国文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