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01 22:00点击:
摘要提示:凌月明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为东盟国家提供100个来华攻读地学、矿业、测试等技术专业硕士、博士的留学名额,500个来华短期研修和培训名额,切实提升东盟国家地学能力建设和技术水平。
资料图:11月14日,2019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为论坛现场。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中新社南宁11月14日电 (记者 杨陈 林艳华)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14日在广西南宁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为东盟国家提供100个来华攻读地学、矿业、测试等技术专业硕士、博士的留学名额,500个来华短期研修和培训名额,切实提升东盟国家地学能力建设和技术水平。
当天,2019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南宁开幕,凌月明在开幕式上作上述表述。
他说,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矿业领域对外开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和多边主义,加强地质矿藏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取消了特殊煤种开采、石墨开采、稀土冶炼分离、钨冶炼等外资限制;取消了禁止外商投资钼、锡、锑的勘查开采;也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的规定。2019年是中国在矿产矿证审批改革幅度最大的一年。”
凌月明介绍,当前中国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手对矿产资源法进行修订和起草工作。计划将全面推进矿业权的公开竞争出让,更加公平平等地对待国内外的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充分地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企业依法依规开发矿产资源的激励机制。
矿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矿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凌月明建议,中国与东盟各国应把握战略规划对接的发展机遇,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的建设,使之早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地学合作平台。夯实东盟矿业信息共享平台,共促中国—东盟矿业贸易、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融合。
在促进地学研究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凌月明表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进一步扩大青年地学人才的培养、交流与合作,通过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平台联合中国的知名高校,为东盟国家培训地学领域人才,切实提升东盟国家地学能力建设和技术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