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9-22 21:00点击:
央广网大连9月19日消息(记者田彤 贾铁生 通讯员姚璐)在大连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你能亲手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并见证它从萌发、成长到结出丰硕的果实的全过程,这里就是即将投入使用的大学生创客基地。
该基地占地7300平方米,按照“创意激发—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进行场地规划,囊括了“兴趣+”创意激发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产品+”创业孵化平台、“课程+”能力训练平台,是国内首个融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生在这里既能接受课程教育,又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企业交流,还能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大工基于“创意·创新·创业”融合(即“三创融合”)的理念,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冯林说:“这套生态体系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拔尖人才。”
“兴趣+” 创意激发平台旨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以工社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沙龙等活动,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碰撞,唤醒学生好奇心,形成全校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课程+” 能力训练平台已逐步形成了全面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5门面向全体本科生的创新创业通识基础必修课程,30门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程,100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100门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的专业示范课程。
“项目+” 创客教育平台指设立工作坊,以项目为导向,倡导“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鼓励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作品。
“产品+” 创业孵化平台以π空间为载体,以产品为导向,设立产品孵化基地,邀请校外导师、企业家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把作品变成产品。
得益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探索,大工培养出一大批拥有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年轻“创客”,他们正在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产品。实时监测体征健康数据、及时预警突发疾病的手环;移动眼部控制鼠标方向、微笑代替点击的“眼控鼠标”;消耗一度电、行驶百公里的“环保节能个人小电车”……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产品,都来自于大工学生的发明创造。
20年来,大工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石头过河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发展历程,如今学校每年有300余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国际)级奖励,每年有200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学生在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专利累计2000余项。学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