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强生预测展望未来十年:老经济与新动能

更新时间:2017-10-06 03:07点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发展”课题组(下称课题组)预计,2017年如果中国经济触底得以确认,经济增长将会转入L型底边构成的、10年以上的中速增长期,过去七年以结构转型变量为主的波动将趋于平稳,新平台上以存货和设备投资变动为主的短周期波动将取而代之,经济运行将呈现大L型加小W型的态势。

  上述展望是课题组8月5日在北京基金小镇发布的。课题组预计,中国经济在新平台上的增长速度可能为5%-6%。课题组指出,中国仍处于追赶期,尽管创新前沿的进展往往吸引眼球,但能形成现实增长动力的只是较小比例,增长动能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老经济,包括既有经济部门的效率提升,也包括对中国来说是“新”、在发达国家属于“老”的产业。

  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约为8000美元,而美国超过5万美元,其他发达国家也在4万美元以上,追赶之路仍较为漫长。

  老经济如何释放新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关键是老经济要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经济也有同样的问题。做好这个‘加法’,将是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后的另一个重要动能是大都市圈加快发展,大都市圈将是中国下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新制高点。

  此外,课题组还对城镇化、就业、房地产、基础设施、高技术、汽车等领域做了展望。

  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将继续下降。课题组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最新人口模型预计,到202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从2015年的9.3亿降至2020年的9.18亿,年均约减少240万人;2020-2030年,每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幅度更大,各年减少的数量均在300万以上,到2028年,年减少量将超过900万。劳动力占比的不断降低将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课题组对未来十年总体就业情况表示谨慎乐观,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总体就业仍将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就业压力不会明显加大,但灵活就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服务业比重扩大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召元指出,“从实际数据看,近年就业增长主要源于服务业就业增加。”

  2014-2015年,工业部门的亿元新增产值的就业需求为负,而服务业的亿元新增产值创造的就业机会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累计增长了6067万人,就业比重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了891万人,就业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课题组指出,智能化和机器人(20.270, 0.33, 1.65%)对就业的总体影响尚无定论。目前还未有充分证据表明技术进步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未来十年住宅投资实际增速不排除为零甚至负增长的可能。课题组估算出2016年每户城镇家庭平均拥有住宅数量超过1套,住宅供求的总体矛盾并不突出。结合人口总量和结构、住宅开工等指标变化,未来十年住宅需求和投资增幅会继续下降。

  “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关键在于纠正土地供给错配和抑制房地产需求顺周期波动行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伟建议,“土地供给要顺应城镇化规律,增大供给弹性,增加重点城市住宅供给;住房金融条件要保持稳健中性,避免房地产行业过度金融化。”课题组认为,只有供给和需求政策相互配合才可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未来十年保障发展用地的主要途径将是优化建设用地存量、促进闲置用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尽管未来十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还将增长,但未来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势必会受到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速应该会继续放缓。

  课题组指出,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将逐步减少,并且未来这种态势将持续,大城市已经没有大规模扩张式发展的基础。

  从结构来看,课题组认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会不断增加,工业用地比例将逐步降低,提升工业用地效率将是必然方向。

  与国外综合性城市相比,中国工业仓储用地的比重明显偏高,居住用地在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偏低。并且长期以来,工业用地的价格较低、利用效率偏低,再加上工业化进程逐步完成,未来严格控制工业用地供给将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的用地供应限制将更为严格。

  未来驱动城镇化的动力结构将从城乡人口迁徙为主转向就地城镇化。课题组判断,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城镇人口基数的扩大,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和比重会略有提升。鉴于农村现有人口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地理意义上的城乡人口迁移的比重将下降。

  课题组估算出中国城镇化率的饱和值为75%,并预测未来十年平均每年城镇化率提高0.9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将在2019年突破60%、2026年达到66.7%、2033年突破70%。

  课题组认为,行政资源过度集中扭曲了城镇化资源的配置,导致大城市无法形成多中心的发展模式。未来应打破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资源的做法,推动传统单中心城镇化向多中心都市圈化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速预计将在10%-12%区间内。课题组发现,根据大国经验,高技术产业增速相对于GDP增速的弹性大约为1.2,高技术产业规模增速波动幅度比GDP增速波动幅度大1倍左右。课题组预计,到202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规模名义水平有望达到1.2万亿美元-1.5万亿美元,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增强。

  课题组指出,当前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与改革开放初期比,竞争优势正在积累和转化。但是,中国总体上仍处于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都在5000亿美元左右,但需要的就业人口相差巨大,中国需要1300万就业人口,美国仅需180万,美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7倍。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产值)仅有1.5%,经合组织国家(OECD)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达到10%。

  基础设施出现新的重点投资领域。课题组给出了三大领域,一是能源、信息、节能环保以及公共服务等行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紧密相结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重点。以航天空间基础设施为例,目前我国在航天空间基础设施(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和高端工业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带动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创新,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将成为工业和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

  二是城市“地下管廊”、“城市排水防涝”等“补短板”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包括“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一代农网改造升级等完善和提高性的基础设施。

  此外,课题组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也将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态势,并正在从以政府主导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社会资本为主的过程中。

  未来汽车产业将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课题组用三种不同方法估计,均得出202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亿辆,届时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280辆。而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和千人汽车拥有量分别为1.86亿辆和134辆,汽车业整体发展空间仍比较大。

  课题组认为,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中孕育着新动能。一是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亮点和新增长点;二是需求变化和分化将给自主品牌发展提供新空间;三是节能环保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长期指挥棒;四是全球化产能布局和资源整合将是本土汽车厂商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不过,2017年汽车销量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青指出,2017年和2018年将是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经济保持基本稳定和不出现新扰动因素的条件下,预计2017年销量将保持在2700万辆,负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2018年开始,市场将重新向潜在增长水平收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发展”课题组对下一个十年的更多研究成果请见《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7-2026):老经济与新动能》。该书已由中信出版集团《比较》编辑室出版。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