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2-16 12:21点击:
妈妈炸的“糖菜”、妈妈亲手蒸的花糕、妈妈炖的酱牛肉……对于大多数游子来讲,每逢春节回乡,餐桌上少不了妈妈亲手制作的美食。也许食材并不珍贵,也许颜色并不鲜亮,但对于每个人来讲,这些吃食里融入了亲情,揉进了爱意。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妈妈牌的美食是人世间最美味的食品,凝结了我们最真的思念。
■本报记者 尹彩红文/图
炸“糖菜” 妈妈的味道
酥酥脆脆,甜甜糯糯,一口下去味蕾里全是暖暖的味道。每年春节,在北京上班的周晓晓总会赶回家,吃妈妈炸的“糖菜”。也只有吃了妈妈亲手炸的“糖菜”,周晓晓才感觉到真正过了个年。
今年也不例外。大年初二一大早,周晓晓与丈夫、女儿赶回开发区留村镇北俎村,吃完了大餐,照例,妈妈将满满一盘“糖菜”端上桌。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妈妈一脸慈爱。
“糖菜”是一种特殊的油炸面食,前期的制作过程相对繁琐。但因为孩子们愿意吃,每年春节前,周妈妈总会耗费大半天的时间去做。
面粉、白糖,按照一定比例配好,倒入开水,使劲儿搅拌均匀,直至面粉里没有小疙瘩,变劲道后,放一边晾20分钟左右。这间隙,周妈妈会准备热油。油热了,用刀挖起一团面,再直接用长筷子一块一块切进油锅里,小小的面团在油锅里翻滚,直至焦黄。平时,村民谁家结婚,都会炸些“糖菜”。在周晓晓看来,“糖菜”不但是故乡的味道,更是妈妈的味道。
蒸花糕 年味的象征
走亲访友,大家会拎些点心或水果之类的,然而,在王豪的记忆里,妈妈关志敏却与众不同,每年她总会蒸些花糕送长辈和亲友,祝福老人福寿安康、岁岁平安,也预示着大家的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送花糕的人满怀虔诚,接受花糕的人满心欢喜。这个春节也不例外,除夕当天,关志敏在家动手做花糕。
与他人做的花糕不一样,关志敏会花些心思,比如送老人要做双层的,供品要做莲花的,送朋友要做盘花的,送孩子们要做卡通的。她做的花糕并不只用面粉,根据需要会用到紫薯面,或者用火龙果汁、菠菜汁和面。
今年是猪年,除了花糕外,她准备制作福猪送给孩子们。事先将面发好,揉一点白面做身子,猪耳朵与鼻子则是用紫薯面捏成,两粒红豆一点,一双眼睛闪闪发亮,一头憨态可掬的福猪就成了。
在王豪看来,妈妈不但面食做得好,各种炒菜也没得挑。“能在家吃,不去饭店吃。因为只有吃妈妈亲手做的饭菜,这才叫过年。”王豪说。
秘制酱牛肉 妈妈浓浓的爱意
赵小军已年过不惑,每逢过年,他总会带上妻子与儿子回家陪老妈妈过年。在妈妈身边,他不但感觉身心放松,并且还能享用妈妈亲手做得“秘制酱牛肉”。
赵妈妈年过七旬,她做的酱牛肉味道很特别,每逢过年,餐桌上的鸡鸭鱼肉都没有这道菜抢手。
赵妈妈介绍,将新鲜牛肉先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再切成大块。准备丁香、花椒、八角、陈皮等调料,锅内清水烧开放入牛肉,加料酒,用大火煮开后捞出。将牛肉放入高压锅内,一并加入香料包、糖、酱油和五香粉等,加开水,焖制即可。
“我的酱牛肉与市场上卖的酱牛肉不同的是,我把对孩子们的爱都融入其中。”赵妈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