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一线城市夜间经济行动PK:北京造IP、广州拼美食、上海国际范

更新时间:2019-08-22 06:33点击:

  促消费背景下,夜间经济忽然之间成为诸多城市关注的焦点。

  8月19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至此,一线城市中北上广均已“出招”,北京、上海分别于7月、4月出台类似政策。

  此番,北上广迅速响应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规模最大和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阵营,三城如何“点亮”夜间经济备受关注,示范效应亦备受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北上广在主要思路和举措上有共性,比如均强调打造夜经济、夜生活集聚区,优化交通等夜间公共服务,完善扶持和管理机制等,为夜间消费、夜间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但是,各市同时亦立足于优势和特色而有所侧重,比如广州要“擦亮‘食在广州’的招牌”,北京要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上海追求“国际范”。

  优化夜间消费环境

  作为中国城市的代表,北上广此番均提出了令人瞩目的夜间经济发展目标。

  北京强调,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并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助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上海表示,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并强调以此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

  广州则明确了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强调届时夜间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要不断上升,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

  除此之外,3市在一些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举措上也不谋而合。

  首先,均强调打造夜经济、夜生活集聚区,重点突破。比如,北京强调,到2021年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具体分别希望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国内外消费者;形成“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夜经济消费氛围,提升夜经济消费品质,辐射热点地区消费者;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

  广州目标更具体,强调到2022年全市夜间经济优质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力争形成13个全国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项目,全市夜间消费集聚区达到30个。

  上海则强调,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并且要求全市各区结合实际,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做好业态发展引导,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加强各类设施配套。

  此外,3市政策也注意到促进夜间消费离不开相应公共服务的支撑。

  北京提出,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具体要在“夜京城”地标周边,做好地铁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在“夜京城”地标和重点商圈等区域周边,做好地面公交运输基础保障,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

  广州也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周边道路适当增加停车位、出租车侯客点、夜班公交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夜间运营时间。

  同时,3市也明确了诸多支持性、鼓励性政策原则。比如,上海强调,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将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外摆位”试点。

  北京则鼓励夜间延时经营,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

  比拼各有高招

  不仅如此,这场夜间经济比拼中,北上广亦立足于自身优势各有侧重。

  众所周知,食在广州,这也成为此番广州夜间经济政策中最为突出的内容。

  广州提出,要擦亮“食在广州”招牌,具体将结合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食在广州”典型代表,通过统一管理、服务,引导发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餐饮中心。

  同时,将依托广州特色美食文化,办好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美食节,全城联动,提出区域文化,举办一区一特色的美食嘉年华。此外,加快发展酒吧、特色美食风情街。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亦提及美食消费,但不如广州突出。北京表示,将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推出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等。

  上海则从管理模式上强调,将在夜市现制现售、垃圾处理等方面创新管理制度,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

  事实上,作为古都、首都,北京更希望立足于其底蕴,突出文化元素。比如,北京首批将打造的4个“夜京城”地标中,“古都风貌”明确为其主题之一。

  北京还专门强调要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包括策划组织一批戏曲、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对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场所的营业性演出给予一定比例的低票价补贴。

  上海则突出国际化,强调“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为其夜生活集聚区目标。

  更为直接的表现是,上海政策内容第一点即强调要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主要是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

  此外,强调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各类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间文化艺术项目,以及明确要促进行业国内外交流合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夜间体育消费还成为北京和广州都希望引导的“新风尚”。北京强调,持续支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至22:00,加强在京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引进;

  广州则提出,要塑造夜间体育品牌,具体包括将引入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项目,打造球迷产业链,以及支持夜间竞技、体育服务、旅游消费融合发展等。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