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7-08 18:01点击:
前段时间,关于癌症的一则新闻成为了社会热点——“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标题在网上满天飞。这项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eLife》上的研究,被某些媒体冠以“癌细胞竟然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等标题予以推送传播。一时间,一些苏打水卖家大肆借机营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咨询电话也被打爆。
但随即,这则新闻遭遇“反转”。不少肿瘤专家先后撰文指出,之前那批“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报道有夸张、失实等硬伤,将会对公众造成误导。
有业内人士直指报道中存在的“N宗罪”,可以说一针见血。饱受诟病的是,媒体报道中言必称“小苏打饿死癌细胞”,但其实小苏打并不具备这样的“洪荒之力”,真正的主力还是被打入供养肝癌细胞营养动脉的化学栓塞剂,碳酸氢钠(小苏打)只能算是一味加强剂。此外,100%参与试验患者肿瘤缩小、个别患者生存期远超平均——这样的试验结果确实让人振奋,但对于任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正如该研究的主要完成人胡汛教授在事后的回应,“结果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反复证明其准确性”。
我们愿意相信,记者和编辑选用这样的标题,并不是要拼“点击量”,而是希望将一则专业成果解释得通俗易懂。但是,不能用夸大或歪曲的描写,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对待最新的科研成果是应该有热情,科技新闻想写得有趣有料也没有错,在价值排序中,真实应该永远具有最高优先权。如果丢掉了“严谨”这个灵魂,脱掉了“真实”这个底裤,不仅会造成科技界与新闻界的隔膜,而且公众对科学的信仰和媒体公信力一道被葬送。
相比过去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尴尬境况,目前我国科学普及的羽翼渐丰,世界和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频,科技报道正迎来“黄金时代”,但这也给科技报道者提出一个严肃命题:报道者科学素养提高的速度能否赶得上科技发展的速度?科技新闻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一类新闻,表述失之毫厘——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导致的结果就是新闻的失实甚至虚假。而表述准确与否、严谨度几何,又与报道者对科研事物的译码、面向受众的编码水平与能力密切相关。
拥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科技新闻记者,必定对科学心怀敬畏,而且长期的专业积累与“小气候”熏陶,使得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报道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理性的思辨力、始终严谨的态度,赋予了他们告别制造轰动效应的成名冲动、冷眼看“热新闻”的定力和底气。对于科技新闻的“传播者”和“守门人”来说,再怎么强调专业精神和科学素养都不为过。科学报道和科学普及的完善与成熟,将标注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新高度。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王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