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设立30亿元创业投资种子基金 举办“西安国际科技创业大赛”

更新时间:2017-07-14 17:10点击:

为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我市出台了《“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通过实施载体建设、创新改革、人才创业、资本助力、创业引凤、科研带动、社群建设、环境建设等八大行动,到2021年,形成覆盖全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服务高效、享誉全国的创业生态环境。

实施载体建设行动

构建“5552”成长格局

以高新、曲江、碑林、长安、雁塔等区域为主阵地,实现“校区、院区、园区、街区、社区”等五区联动。“校区”以全面创新改革试点高校为示范和引领,重点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院区”以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及军工研究院所为主,重点打造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园区”以科技园、工业园、产业基地、创业基地等为载体,重点加强政策集成和服务配套,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街区”以西安市众创示范街区为引领,加快传统商业街、步行街改造升级,实现科技、商贸、金融等要素的集聚效应;“社区”以打造创业者工作、生活、社交综合平台为主,强化创业咖啡、商务洽谈、演讲培训等文化元素,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文化氛围。

建设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小镇。实施“个性化”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加大科技资源引进和培育力度,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核心,集聚国内外最具比较优势的要素资源,支持引导细分领域内优势企业和国内外高端创业人才向小镇聚集。

支持军工科研院所

建立平台公司

推动高校院所创新改革全覆盖。支持驻市高校院所建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和工作体系,出台和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推进新的人才分类评价、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人才、技术、成果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

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在航空航天、兵器、信息安全、新材料等军民两用重点技术领域,推动一批民口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国防科技创新载体,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军民联合创新联盟。推动有条件军工单位与高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共同建设军民两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军工科研院所建立平台公司,鼓励科研人员利用科技成果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转化重大科技成果项目。

国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业

人事关系保留3年

培育创业新力量。支持大学生团队承接企业的外包项目和学校教师的创业合作项目,鼓励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初创科技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研发、设计、市场等入企实训岗位。办好“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大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的力度

打造科技创业主力军。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岗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兼薪,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可保留身份、人事关系和基本工资福利待遇,3年内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支持高校院所自建或与企业联合建设众创空间和新型研发机构。

汇聚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建立人才分类标准和认定程序,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配套奖补,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设立引才“西安伯乐奖”。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聚集区”和人才大市场,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一对一”服务。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设30亿元创业投资种子基金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30亿元的西安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支持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设立投资基金,联合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设立内部创业基金。辅导培育科技企业,推动其在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区域股交中心上市融资和挂牌交易。加快建设基金小镇,引进北上广深等知名创投机构设立分部,实现聚集发展。

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我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加大对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创业贷款等风险补偿缓释力度。科技企业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生逾期风险时,按照代偿金额的50%给予合作金融机构“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单户单笔最高500万元;科技企业贷款中涉及知识产权质押部分的,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贴息补助。

优秀项目落户我市

房租“两免三减半”

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在北上广深、杭州、硅谷等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密集区,加大“创业西安”推介力度,探索建立虚拟孵化载体。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实施市与区县(开发区)联动,重点引进一批价值链高端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并以此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支持引导细分领域内优势企业实现集聚、成链和集约发展,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经济,增强发展的极化效应。

面向全球举办“西安国际科技创业大赛”,对大赛优秀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落户我市的优秀参赛项目,由区县(开发区)提供房租“两免三减半”(前两年免费,第三年减半收取)最高500平方米的创业物理空间;由市创业投资种子基金,给予100万~5000万元的基金支持,创业团队可在3年内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支付股息收益,并回购基金出资部分。鼓励区县(开发区)和高校举办全国性设计大赛、文化创意大赛等。

设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鼓励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建设双创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创新中心、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创新平台;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开展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打造国内外一流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对平台实施的改造提升与新建项目,予以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支持。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设立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鼓励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计划,开展工业机器人、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大数据与云计算、生物医药、涡桨支线飞机和民用无人机、卫星应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支撑资源主导型产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打造一站式创业门户。搭建创业社群综合服务平台,以创业导航和创业地图为核心,提供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市场信息等数据统一简便的搜索入口;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双向的“一对多”智能推送,让创业者和特色社群的需求得到更加精准快捷的匹配。

培育“创业园丁”。通过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培育各个区域或领域的特色创业社群,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创业社群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实现平台功能的互联互通。

设立“创新创业券”。统筹安排市级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就业等专项资金,设立总额5亿元的奖补资金池,即时兑现普惠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创业企业参加特色创业社群举办的创业教育、创业辅导、融资对接、创业社交等孵化服务活动。

记者 关颖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