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关于科技新闻报道的资料

更新时间:2017-09-30 05:07点击:

上海科普座谈会与科技新闻
文有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科技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文革”时期,国际科技公开报道全部停止。只有内部发行的《参考消息》还在继续报道国外科技新闻。对国内特别重大的科技成就仅新华社仍在继续公开报道。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3月18日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9月,邓小平在两次谈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78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发表书面讲话,指出“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科技新闻媒体与报道空前繁荣

随后,中国科协于1978年五、六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迎来了“科普创作的春天”。1979年8月,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科普创作开始以新的势头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新闻界也迎来“科技新闻的春天”。

科技新闻与科普工作具有某些共性,但又有其不同之处。它往往最早向受众传播最新科技成就,尽管报道内容往往比较简略,从这个意义上科技新闻被认为是科普的尖兵,受到科普界的关注。中国科普作协1981年8月设立了中国科普报刊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分会,作为自己下属的二级协会。1980年3月,中国科技报研究会成立。1988年初,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成立。一些省市也先后成立了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各种群众团体。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科技新闻媒体与报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发展的力度比20世纪50年代强劲得多。

1978年5月12日,新华社国内部发出题为《当前全国科学技术报道的意见》的通报,要求全面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的精神。新华社国内部文教组、对外部文教组加强了国内科技新闻报道。1981年,新华社国际部设立科技体育组。1984年1月1日,新华社成立体育部,国际部的科技体育组改为科技组。以后,新华社还先后向莫斯科、伦敦、华盛顿等地派了专职的常驻科技记者,不少驻外分社也安排记者兼管科技报道。国际科技报道大大加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报纸和许多省级报纸也都加强了本报文教部门从事科技报道的力量,分别恢复或新办了科技副刊、专栏。文革期间被迫停刊的《科学报》于1979复刊,1988年改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改为《科学时报》。《中国科技报》1986年在北京创刊,1987年改为《科技日报》。这是两家全国性的科技报纸。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材料,1988年全国有综合性科技报70种,每期发行总量1100多万份。其中《湖南科技报》面向本省农村,每期发行量最高达到182万份,订户占农村总户数14.24%。《山东科技报》每期发行量最高达到200万份。

专业性科技报是科技类报纸的重要组成部份。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健康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版的第一份专业性科技报,延续出版至今。到1987年,我国出版的专业性科技报达160种以上,涉及的门类有医药卫生、电子技术、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农村技术开发、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等等。其中仅医药卫生类就达到36种,每期发行总量达511.13万份。

科技刊物也是提供科技新成就和科研重大动态信息的重要渠道。新中国1949年10月成立,到1950年科技刊物就已有80种以上。“文革”期间,大部分停刊。1970年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仅剩21种。进入改革放时期以后,科技刊物迅速发展,到1988年已有3025种,每期发行总量1100多万份。其中包括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的科技刊物10种,盲文科技刊物2种,外文科技刊物多种。

科学普及性刊物猛增到160多种。它们不仅普及科技知识,在传播最新科技成就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刊物有综合性科普、专业性科普、少年儿童科普、生活类科普等类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报》,创办于1933年8月,早期由中国科学社主办,解放后每期发行量最高达到100多万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青团中央合办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办于1956年3月,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每期发行量很快就名列科普刊物前茅。1963年停刊。1978年复刊后每期发行量迅速达到57万册,成为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科普刊物。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双月刊,是高级综合性科普杂志,1915年创刊,曾几度停刊,1985年再次复刊,现由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担任主编。少儿科普刊物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等。《我们爱科学》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创办的,在“文革”期间停刊,1976年复刊,曾有两期改名为《少年科技》,后又恢复为《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前身是北京出版社1977年创办的不定期的《少年科学画册》,1997年改为期刊。

20世纪90年代,全国2000多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大都创办了科技节目,既普及科技知识,也介绍最新科技成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78年成立了科技组,从事科技新闻报道。中央电视台80年代中期开始在采访部内也有专人报道科技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中央电视台的《星火》、《科技博览》,武汉电视台的《科技大视野》等拦目,在观众中有较大影响。科技的发展导致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网络媒体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报道的重大科技新闻有,陈景润在解析“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发现一大批恐龙和古猿化石,丁肇中领导的小组找到胶子存在的实验证据,陆续发现许多小行星,大熊猫、白鳍豚等的研究与保护、陆续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激光研究的新进展,发现与北京猿人相近的安徽龙潭洞猿人头盖骨化石,发现800万年前云南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各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基因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的新突破,等等。这些报道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科技新闻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文革”前,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些新闻单位里已经形成了一支科技新闻队伍,他们尽管人数不多,但在推动我国科技新闻事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新闻队伍也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并成立了多家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群众团体。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成立伊始,全国有专职的科技记者编辑2000多人。现在有14个省市也成立了科技新闻学会,它们都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团体会员。据估计全国科技记者编辑目前已近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新闻界十分重视自己队伍的建设,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对科技新闻理论与采编实践的研究也日渐开展起来。

1982年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和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先后在宁波和上海举办了“科普创作与科普编辑讲习班”。讲习班一共讲了11课,其中涉及科技新闻采编的就有:科技新闻的写作、科普期刊的编辑过程和技巧、科普编辑的基本功、科普编辑的基本修养、科普编辑的群众工作等。全部讲稿由四川省科普创作协会汇编成《科技知识文章的创作与编辑》一书,于1983年出版。以后还多次办过这样的班,出版过这类的书。

1982年4月,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北戴河举行科普创作研究计划会议,邀请全国一批知名科普作家参加,会议决定编辑一套“科普佳作选丛书”。这套丛书共编辑出版了10种。其中一种就是《科技新闻佳作选》。《科技新闻佳作选》由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主选,方辉盛、陈祖甲、文有仁主编,章道义主审,新华出版社1985年出版。此书收进了76家新闻单位(全国性和省市综合性报刊、科普报刊和专业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近180位作者200多篇科技新闻作品,其中五分之四是1978年以后的作品。1987年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编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科技写作论丛》第一辑中专门有“科技新闻的写作”部分,收进论文6篇。1988年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编辑、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写作十六讲》专门有一讲是“科技新闻采写”。1988年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学报社编的《科技新闻作品选》。1988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编辑出版了《科技新闻论集》,被认为是我国科技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第一本公开结集出版的文集。刘建明、汪苏华等编著的专著《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1998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编、王友恭、宋广礼、刘民朝主编的《科技新闻实践与探索》,200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中国科学报》1988年创办内部刊物《科技新闻通讯》,1990年改名为《科技新闻与写作》并公开发行。1996年改名为《科技新闻》,2000年改为《科学新闻·学术专刊》。这是专门的科技新闻业务刊物。此外,《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三昧》等新闻业务报刊也经常发表探讨科技新闻采编经验 的文章。


科技新闻采编的经验教训

我国科技新闻事业随新中国的建立而开始,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壮大,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发展,科技新闻事业也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发展。50多年来,我国科技新闻事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误的教训。近20多年来,科技新闻界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讨,发表了不少论著。总体说来大体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一、什么是科技新闻?
对科技新闻,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从实践来看,科技新闻一般指广大受众关心的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研究动态,科技界的重大活动,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界人物的介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政策的颁行,自然界的新发现和趣闻,等等。从报道的分类看,有消息(一般七八百字到千字左右)、简讯(一般数十字到二三百字,也有人把它归入消息类)、综合报道、专访与谈活、调查报告、人物通讯、活动通讯、评论与述评、新闻资料等类别。


二、科学性
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就不成其为科学新闻。没有科学性,科技新闻就没有价值。


1、科技新闻必须有科技内容。
报道科技新发展、新成就,自然界的新发现,当然是有科技内容的。但某些科技报道却存在无科技内容的问题。比如,有的科技会议报道,只报道什么时候开,哪些国家和单位参加,哪些领导人与会、并做了报告,而不报道会议讨论的主题,解决了科学上什么样的课题等实质内容。对一次展览会,只报道何时举行,何人主持,多少人参观,有多少展品,而不报道展品反映了科技方面有什么新进展。报道先进科技人物,只写他精神方面的事迹不谈他的科技活动,无异于其他岗位的英模。这些都不符合科技新闻的要求。


2、要善于分辨真科学与伪科学。
我们的科技新闻绝大部分报道的是真科学,对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及时把科技新成就转化为生产力。关于国外激光、遗传密码、动物单性繁殖(克隆)等成就的报道发出以后,国内很快掀起了这方面研究并获得了多方面成果。60年代初,我们报道了朝鲜利用营养钵为棉花育苗,现在我国已普遍使用这一技术。杂交水稻也是通过新闻报道而广为人知,并迅速得到推广。

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也有许多真伪莫辨的失误,教训十分深刻。

      (1)把真科学当成伪科学来批评。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左”的思潮影响下,在生物遗传学领域,我们对苏联李森科学派给予肯定性报道,而给摩尔根学派贴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标签。直到1956年8月在青岛举行遗传学座谈会以后,这一错误才被纠正过来。西方天文学家提出的关于宇宙演化的“大爆炸”学说,一度也被当成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而加以否定。这些失误对我国科学的发展都起了不好的作用。


      (2)把伪科学当成真科学来传播。

1963年底,朝鲜发布了朝鲜科学家金凤汉发现了经络实体的消息,我们立即加以转发。事后中国科学家多次按金凤汉宣布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但均无成果。以后,朝鲜方面查明是金凤汉弄虚做假,金凤汉因此自杀。这些年我国传媒传播的伪科学新闻影响比较大的还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外星人造访地球,发现诺亚方舟遗迹,尼斯湖“怪兽”、金字塔有“法老咒语”,金字塔内发现有迄今仍在跳动的“人造心脏”的木乃伊,通过基因移植制成“牛西红柿”,当年美国总统宣布的“星球大战”计划,1984年法国几名科学家宣布发明“次声武器”,制成常温超导体,实现常温热核反应,人脑移植成功,猪心成功地移植到人体,发现千年寿龟,各地发现成对的千年人形何首乌,攻克癌症,美国宇航局将怀孕妇女送上月球生出有超级智力和体力的男孩,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发现月球上已有23个人类赤脚印,在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里发现一架美国二战中使用的轰炸机,美国宇航员登月是骗局,发现“辽宁古盗鸟”化石,“水变油”,“超浅水船”,邱满囤“诱鼠剂”,宣扬“基因决定论”,以某些所谓“新发现”否定达尔文进化论,等等。

这些伪科学新闻之所以得到传播,其中绝大部分引自国外而编辑未能识别,因其耸人听闻而刊发,有一些就是西方的愚人节新闻,有一些则是国内某些人别有用心制造的。这些伪科学新闻后来都被另一些传媒和编辑记者揭穿,说明我国有一些传媒和编辑记者是心明眼亮的。

这些年我国传媒传播的伪科学为害社会最烈的,莫过于“人体特异功能”。这一报道是从1979年3月11日四川报纸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字的儿童》开始的。以后就开始大量宣扬“海灯法师”。《北京青年报》1999年12月刊登的“当代中国十大伪科学作品”,涉及这方面的有,“严新气功”、张香玉“自然中心功”、张小平“万法归一功”、张宏堡“中功”、张志祥“元极功”、“沈昌人体科技”、李红  志“发 功”、胡万林“运动疗法”。此外,已受到报刊公开揭露的还有特异功能人纪一等等。
吉林省一个1952年出生、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粮油公司普通干部李洪志1992年炮制了“发 功”。早在1996年6月17日《光明日报》就率先载文揭露“发 功”。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4月有30多家媒体曾刊发新闻揭露“发冷功”。但是由于个别有关部门的领导人的支持,更多的媒体公开赞扬,“发愣功”势力迅速扩大,信众达到200万人,终于酿成了1999年4月25日,“发愣功”练习者1万多人围攻中南海的政治事件。1999年7月22日,我国民政部下令取缔“发愣功”。由于李红  志公开投靠国际反华势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这一祸害迄今未能根除。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发人深思。


3、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全面。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科技新闻尤须注意这一点。科技新闻所报道的,必须是真实发生了的事实。即使是预测,假说,也是科学家说过的。无论是主要事实,还是细小情节,都必须真实,不能任意编造和夸张。

科技新闻对准确性的要求尤其严格。有个别科研人员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时有时为了突出自己,不够实事求是而有某些夸张;或者由于疏忽或认识上的原因,所介绍的内容有个别科学上的错误,我们就要善于识别,改正或删除其错误再报道,或者不报道。“水变油”、“超浅水船”等等,其“发明人”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给你当面演示,使你“眼见为实”,我们的记者如果不善于判断,就有可能参与传播。

在编译或转发国外的科技新闻时,也不要盲目相信,以为外国的传媒发的科技新闻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都是准确的。例如,1982年4月7日,法新社发的一条消息在标题和导语中都说,西德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糸的第10颗行星。这应当说是一条特大新闻了。可是一看内容,这个“行星”直径才3公里,离地球最近时才2200万公里,被命名为“1982·DV”,这明显是一个“小行星”。新闻标题和导语改成“西德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小行星”,就准确了。

在转发国外科技新闻时,必须注意编译准确。1989年12月14日晨,我国传媒转发了美联社一条消息说,美国一学术会议披露,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它距地球仅80万公里;如果撞击,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将遭劫难;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避免这场灾难。这条消息引起广大读者的不安。当天即查明,这条消息是编译有误。美联社消息是说,这颗小行星早些时候曾在离地球80万公里处通过,现已远离地球两亿公里,不会与地球相撞。那次学术会议只是一般性探讨对付小行星撞地球的办法,并没认为那颗小行星会撞地球。我国传媒随即发了纠正性消息,一场风波才告平息。

有一个时期“左”的思潮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干扰,还表现在科技新闻报道不能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如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主要报道苏联方面的科技成就,而对美国、西方的科技成就报道少而简略。“文革”期间根本不公开报道外国科技新闻。“文革”后一段时间又出现另一倾向,西方和第三世界科技成就可以报道,而苏联、东欧的不报道。在国内报道也有类似倾向。某位科研人员被打成“右派”或因其它政治原因受到处理,他的科研成就也不予报道。


三、新闻性

科技新闻要具有新闻性,也就是要“新”,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科普作品的根本特点,是科技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它科普作品也要注意有新内容,但对“新”的要求不像科技新闻这样强烈。“新”有三个方面。
1、新发生的科技事件,如发射人造卫星、新建成核电站、刚举行的科学会议等。
2、所报道的事件和情况虽不是新发生的,但它是首次向国内报道的。如某些自然珍奇生物和趣闻,虽然早已存在,国外早已报道,但国内广大读者并不知道,也可以报道。有的事件多年前曾报道过,但最近又被人提出,并有重要意义,也可报道。中国僧人慧深公元5世纪到达美洲的问题,法国汉学家早在1761年就提出过,20世纪60年代国外杂志重提此事,我国传媒报道后也成为有广泛兴趣的新闻。

几十年科技新闻报道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科技新闻,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新闻,如对某一具体的新发现、新发明和自然趣闻的报道,一条一条孤立地看,大多数不像政治、经济新闻有那么明显的倾向性。而如果把某家媒体在一定时期发的全部科技新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思想倾向性就会显露出来。有的媒体采取了严肃的、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其思想倾向性是好的。有的是单纯追求所谓的“卖点”和新闻市场,热衷于耸人听闻、低级趣味的科技新闻,有意无意地宣扬了封建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表现出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

中国领导人多次指出,应该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普及和宣传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一些人搞的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对少数欺世盗名的人宣扬的歪理邪说,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必须“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无神论和有神论、科学和迷信的界限,树立科学世界观”。

我们的科技新闻报道严格遵循这一方针,就能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