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智能投资迎来风口基金公司“左右手”抓机会

更新时间:2017-10-22 17:06点击: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汹涌而来,基金+AI也稳步向前。近年来,AI主题概念基金热度提升,近八成产品今年获得正收益,机构对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码,重仓配置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多只概念股。与此同时,尽管业内智能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实力的公私募基金公司纷纷将视线投向AI赋能。

基金智能投资运用蹒跚前行

从最早的指数型产品,到具有一定算力的量化基金,基金业投资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前行。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主任王群航认为,智能投资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于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高效处理数据,并由机器得出分析指标,进而制定选股标准的方式。不过,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到投资领域仍然“鱼龙混杂”,更不乏失败的案例。

譬如2015年起基金公司纷纷发行的大数据基金。Wind数据显示,名称中带“大数据”的基金产品共25只(A/B/C分开计算),大多是2015年、2016年发行的,而今年仅发行2只,热度大大下降。

这类产品设计时多与新浪、百度等拥有大数据的公司合作,在传统产品的投研基础上叠加大数据分析,帮助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尽管举着AI大旗,但毕竟只比传统产品增添了些多维数据,没有本质性的突破。这类产品自成立以来逾三成为负收益,仅7只产品收益率超10%,业绩方面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实际上,在交易操作层面,目前投资市场只有外汇交易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交易。盈米财富副总裁黄建翔认为,外汇操作所依赖的逻辑是快速、高频、逻辑确定,所以适合运用人工智能交易。至于其他如股票交易、期现货等需要多元考虑政策等因素的品种,目前人工智能的贡献仍不明显。

黄建翔同时表示,在市场趋势的分析部分,人工智能运用在大批量数据的收集及分析上,已收到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各种复杂维度的交叉运算与模拟,都比人工更高效。其中,在归因关系的辨识上,人工智能能持续学习各种具体而细微的市场征兆,理论上能替代资深的研究分析人员。

对大多数公私募基金公司来说,智能投资是行业未来的“黑科技”方向。上海某家中型量化私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投资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为防出现猝不及防的行业性颠覆,现在有些实力的公私募基金公司都在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基金关注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人工智能概念今年以来有几次波段上涨,作为嗅觉敏锐的公募基金,自然不会置身事外。AI概念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也越来越获得基金公司青睐。

从今年机构调研及持仓来看,截至20日,作为AI概念股,海康威视获得607家机构调研,基金、私募分别占85家、263家,数量最多。海康威视半年报显示,共计431只基金产品持有该股,占流通股比逾10%,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持仓最多。除此之外,科大讯飞、四维图新等热门人工智能概念股也分别接受了120家、40家公私募基金的调研,二季度末分别有208只和113只基金重仓这两个股票。

近年来AI一直都是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基金已发行的产品中,也不乏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其中,已有23只产品今年涨幅超过10%,更有8只涨幅超40%,近八成产品获得正收益。

今年下半年,人工智能政策领域利好迭起。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10 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的通知》,人工智能等领域重大工程将获国家资金直接支持。

九泰基金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刘越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驱动,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在具体标的选择上,应从两个维度进行挑选。其一,是核心竞争力和稀缺性。人工智能基础层焦点在于芯片,技术层在于算法和数据。比如目前AI芯片类公司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可替代性弱,上涨动力更强。其二,是落地性和行业规模。AI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行业成熟是成批次的。举个例子,国内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发展,已带动安防类公司优先落地,业绩可预期;同时,无人驾驶领域目前发展较快,金融、医疗等方面落地也指日可待。未来行业空间越大,投资价值越高,而应用落地快的公司值得优先考虑。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