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打破国际垄断的"国之重器" 助力合肥引领量子科技创新

更新时间:2018-12-13 08:51点击: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旭)中科院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别在合肥成立量子产业化公司,引领全国量子核心技术发展及产业化……不知不觉中,量子科技已经成为合肥响亮名片,未来极有可能助力合肥引领全球科技创新。

在即将举行的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上,“量子”元素也将与市民见面。

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科学仪器装置为“国之重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今年10月,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诞生,该产品是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在即将举行的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上,这款“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也将现身。

0af82c6de6f23bd_size136_w500_h333

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这完全是逼出来的科研成果。”说起这款产品的研发国仪量子总经理贺羽博士告诉记者。之前由于教学和科研需要,他的导师中科大杜江峰院士曾向一家国外公司购买这种设备,但遭遇了国外公司临时坐地起价。这一事件,深深刺激了杜江峰院士团队。随后,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的持续支持下,他们埋头攻关,最终在多项尖端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这才有了这一国产谱仪的诞生。

“我们的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微波脉冲产生、高精度时序控制器、任意波形发生器、探头设计等核心技术上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贺羽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量子精密测量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疗方面:高灵敏度的量子测量可检测出单个癌变细胞;高分辨率医学成像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脑磁图可用于癫痫病灶的定位;心磁图提高冠心病诊断效率。在科研方面:解析单个分子的结构,为新药研发提供基础;实现细胞局域温度测量,为亚细胞尺度的生理过程调控提供基础;量子精密测量带来新的材料的表征技术,助力新材料的发现。

科技之城的量子创新元素

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诞生,不仅意味着国内在高端科学仪器生产上的突破,更意味着在高端科学仪器使用上及推广上的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源于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国仪量子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就在量子精密测量仪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深耕基础科学前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年多时间合肥在量子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去年12月,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军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25 GHz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单片集成读出电路,该技术为未来研制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础。

今年2月份,本源量子联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公布了其在量子仿真上的重大突破,成功仿真64位量子电路,并推算72位量子电路模拟的可行性,突破了去年由IBM创造的56位仿真纪录。

今年10月,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诞生,该产品是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而这只是合肥量子科技发展的小小一部分。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