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0 09:15点击:
扬子晚报网12月19日讯 (记者 任国勇)改革开放40年里,合肥迎来跨越式发展。12 月 12 日 至15 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和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 " 全国晚报看合肥 " 活动中,扬子晚报记者随同全国50多家媒体总编、社长和记者,共同领略合肥这座科技创新之都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科学岛上探秘大国重器
13日,记者来到合肥西郊一座风景清幽的半岛,合肥人称这里为 " 科学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座落于此。不久前,科学岛传出一则重磅新闻轰动世界—— " 人造太阳 " 实现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 1 亿度等多项重大突破。什么样的材料能经受1亿度,这是又如何实现的?来自江苏在此工作的26岁博士研究生王腾向“全国晚报看合肥”采访团记者们介绍,所谓" 人造太阳 " ——东方超环(EAST)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当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 4 个大科学装置,拥有高等院校 60 所、在校生 60 多万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 1400 家。如今,合肥还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体验智能家居产品
在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的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记者体验了多款智能家居产品。在一款智慧家居机器人展示区,工作人员说道:“小达,我回来了。”机器人小达说:“ 主人你好,欢迎回家。” 一说一应间,家里的灯亮了、窗帘开了,空调已达最舒适的温度。世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洗衣机正是荣事达创造的。
在合肥高新区的科大讯飞展厅,记者见到了科大讯飞的最新产品—— “讯飞听见 M1”,它不仅能轻松拾取 10 米以内的有效声音,而且能挑战噪声、混响的复杂环境,1小时的录音5分钟就能转成文字。与科大讯飞不远之处是“中国声谷”所在地,是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目前在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超过 400 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
偌大的车间难觅一名工人
在万力轮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近万平米的车间内,记者难得见到一名工人,只见智能化的叉车在自动搬运原料,整条生产线完全在智能化设备运行下生产轮胎,一个个轮胎有序地完成一道道生产工序。而车间与室外之间产生“负压”,即使开着门,气味也不会外泄,相应设备自动收集轮胎气味进行环保处理。
数据显示,2017 年,合肥市共有两批次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安利股份入选示范企业;长源液压、阳光电源、安徽合力入选培育企业。而更多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则在细分产品领域精耕细作,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已经或正在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创新求变提升文化品质
科技创新助力合肥智慧城市建设,方便百姓生活;而文化创新则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幸福。
记者来到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艺术村时,张永生画展正在这里举行,这位画家一年有4个月在此潜心创作,一幅幅画作从这里诞生。瓦房工作室、艺点空间、素陶公社、音乐小镇 …… 行走在这里,丝毫不敢想象,6 年前这里鲜有人烟。改变发生在 2012 年,策展人谢泽醉心于这里的旖旎风景,承租闲置农房,打造个人工作室,随后众多艺术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三十岗乡坚持“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着力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逐渐将崔岗打造成了“文化创意村”,目前已有 53 位艺术家签约。
在长丰县中国非遗园里,一场自创庐剧表演更是让记者见证了合肥文化创新的魅力。庐剧曾是江淮大地上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与国内很多城市的地方戏曲一样,也曾遭遇过短暂的挑战。求新求变,给了庐剧一次重生的机遇。截止到目前,创作、排练演出的原创剧目达100余件,年均演出200余场,观众人数约15万人次。来源:扬子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