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 落实区域一体化战略

更新时间:2019-02-01 17:01点击:

  1月27日上午,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专家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研讨会邀请到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书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所长徐剑锋、安徽大学教授宋宏、江苏省战略研究院院长孙斌等一批专家学者,以及沪宁合杭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讨论。借此机会,我们对上述提到的五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介绍一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圈”的概念以及建设意义?

  王书华:“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是长三角创新发展的先手棋。创新发展的规律是“人—城—产业”,创新要素流向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但产业的规律适度往郊区迁移,这就是创新的九级分类法。随着高铁时代到来,创新中心城市间的互动性、关联性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愈加畅通,要素流动更加频繁。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就是要破除沿线城市间制度壁垒,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这不仅是对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也希望长三角城市间的科教资源能联合联动,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长三角科技创新圈”的空间布局应该为“一圈一核三极多点”(“1+1+3+N”)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其中,“一圈”即依托沪宁合、合杭高速铁路、G42、G50、G60高速公路、长江中下游航道、区间航空航线等立体交通体系,通过沿线城市创新要素交流融合、紧密合作形成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一核”即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龙头核心作用;“三极”即进一步强化南京、杭州、合肥等三个区域双创中心城市的辐射联动;“多点”即推动创新圈内更多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聚力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国家自主可控产业策源地和全国区域协同创新和发展示范区。

  记者:“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关系?

  杨桂山: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动力支撑。今天四个城市提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长三角科创资源非常集聚,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上海、合肥是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京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正全力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杭州聚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这里科教资源高度集聚、实体经济稳健发达,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因此通过长三角的创新圈的合力打造来支撑长三角的一体化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

  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有利更好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核心作用和双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依托高铁等交通干线,推动张江、苏南、合芜蚌、杭州、宁波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群化联合,浦东、江北等国家级新区高端化发展,以及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国家级高新区等一体化协同,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长三角创新资源优势互联、创新能级大幅跃升,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记者:如何改革体制机制,破除制度壁垒,打造全国区域协同创新和发展示范区?

  曾刚:破除制度壁垒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的关键环节。这几年,沪宁杭合等城市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合作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和问题,区域创新合作受限于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客观上还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状况,导致科技资源不能实现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难以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要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城市间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实现智力资源合理流动。

  二是要消除市场准入壁垒,破除区域歧视、主体歧视、所有制歧视等歧视性市场准入“门槛”,完善沿线城市一体化的市场准入和产品销售机制。

  三是要填平政务服务沟壑,全力推进区域“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一网通办。

  四是要突破金融融通瓶颈,加快推进沿线城市在金融信息、风险投资、信用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整合提升金融资本跨域支撑创新的能力。

  记者:如何深化科技合作,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

  宋宏:“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无论对长三角本地发展,还是对全国战略总体发展以及中国在竞争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

  从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的区域创新合作的角度,我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调查。首先,科创合作是高度融合性合作,比如,很多科创中心都会有新能源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在理论上高度一致,在中间技术上也相似,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融合发展;第二是互补性合作,无论是科教还是产业的协同创新,不同城市都会有分工,有分工的情况下就存在互补性;第三是链式分工协同合作,创新体系是一个链条,在这个链上如何进行分工,如何进行协同,如何进行合作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城市间创新资源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优化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创新链分工,构建从基础研发、应用开发到产业化的功能梯度布局。

  从合作空间看,第一层次以上海综合性科创中心、南京创新名城、合肥科学中心、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重点开展科学探索和原始创新,发挥产业创新策源地功能;第二层次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为主阵地,联合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重点开展高技术应用研发;第三层次以中小城市为节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设高科技产业承载区。

  在协同创新形成合力的基础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级水平,在若干优势领域培育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为国际性重大科学发现、原创技术发明的标志性城市群,在世界创新体系中形成“第一流”的竞争力和“绕不过”的影响力,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

  记者:如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能级,打造国家自主可控产业策源地?

  徐剑锋:创新的目的在应用,在于产业的自主可控。沪宁杭合及沿线城市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约18%,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仍然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脱传统经济的局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把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不断提升城市群创新效率和质量,实现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大力培育科技产业集群。瞄准技术前沿,联合攻克一批前瞻性引领技术、颠覆性硬技术,培育形成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建立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布局,发挥沿线城市梯度转移和分工协作的条件优势,跨区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推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在沿线城市设立若干“伙伴园区”,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园区之间建立富有活力的伙伴关系,构建共同推动创新、共同培育产业、共同享受利益的良好机制。在坚持“四化”同步中挖掘放大沿线城市区位、土地、政策等优势,促进城市群产业上下游深度合作、错位分工、紧密协同,加快推动长三角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朱筱)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