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2-14 08:39点击:
舟大者任重,担当者有为。绵阳,这座肩负“国家使命”的城市,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把中国科技城建设引向深入?在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时,如何蹚出一条军民融合路子,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代表委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发表真知灼见。
焦点话题
今年我市提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为重点,努力把科技城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精彩回放
去年,科技城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国家推广的第二批23条全创经验,我市贡献4条,国家两批次推广的36条全创经验,绵阳贡献6条,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此外,全市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建立市领导联系在绵国防科研院所高校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科技城在全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代表委员热议
锁定关键环节,找准科技创新切入点
科技创新,是绵阳的灵魂。当创新与发展在绵阳交融,如何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创业谋事的“痛点”,释放出中国科技城的无限魅力?
“加快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是解决好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的基本路径,让军民融合成果尽快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胡精代表认为,在推动科技城发展过程中,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应是重中之重,投融资工作、平台建设等应加快步伐,应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设立有效条件,在科技城建设中引入民间资本。
而在曹远富委员看来,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源源不竭的生命力,而科技服务则是关键。科技服务业已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政策不断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曹远富表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围绕全市“686”重点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建立科技服务资源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
搭建共享平台,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其释放的绝不仅仅是绵阳的科技潜力,更为绵阳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我市通过多年的科技城建设已初步探索出具有绵阳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军民融合已成为绵阳最鲜明的“底色”。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绵阳要有大动作。”朱焰焰代表认为,绵阳是中国科技城,军工资源富集,军工体系完善,在全面创新和军民融合上都有特别亮眼的成绩和贡献。未来绵阳可不断推动产融结合,积极培育“1+13”军民融合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在推动军地两用标准融合,推动军民两地科研人才融合以及鼓励军工产品市场化等多方面不断发力,努力让科技城招牌更亮、含金量更高。
唐虎委员认为,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科技城建设加快发展,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要建设军民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在绵科研资源,共建一批协同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三库一平台”和细分领域信息互通机制,制定军民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办法,明确安全策略以及保密制度,引进中介服务机构。(郭若雪 绵阳日报)
原标题: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 推动科技城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