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10 17:28点击:
3月8日下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回应记者如何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的问题时说,针对前一段时间科技界存在的“帽子”多、“牌子”多、检查多等现象,科技部去年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就是要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在工作制度上,使科研人员不为表格、报销、帽子、牌子所困扰,能够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搞科研,真正把时间留在科研活动中间。
不让科研人员的精力无效地消耗在无意义的琐事中,也不让科研人员为一些不合理规定而心绪不宁,而让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搞科研”,方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否充分调动人在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因此,深化科技领域的改革,必须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做研究,一门心思攻难关,多出高水平成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这就是说,如同在经济领域要改善营商环境一样,在科技领域要改善科研环境。要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要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要加大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要推动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如此等等。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活动的,适宜的好环境能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工作会取得骄人的成果;反之,则会窒息人的干劲与闯劲,事业停步不前。近年来我国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去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将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完全可以相信,随着科研环境的改善,也必然带来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就指出要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他明确指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我们要按照这一指示,加快建立服务于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科研管理机制,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能一门心思地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