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14 19:10点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 (记者 吴佳佳)近年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当地政府通过携手神州控股及旗下因特睿、北京大学等高科技企业及高校,不断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打造城市发展新动能,致力于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实处。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龙晓华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以技术驱动发展的湘西经验。
记者: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人工智能等高新尖技术层出不穷,正快速融入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请您谈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湘西“精准扶贫”的实践?
龙晓华:六年来我们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说湘西不仅是18洞率先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更主要的现在我们是把18洞的经验在湘西全州进行推广复制,从18洞一枝独秀变成了满园花开,形成了春色满园的生动局面。
这六年来我们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果,第一个成果就是我们的脱贫人口最多。我们在这六年减少了5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31.93%下降到4.39%,每一年以5.5%的速度在减贫,我们的减贫速度在全省在全国算是比较扎实比较快的,因为我们力度非常大。
第二个成果就是湘西农民增收最快。这六年我们的农民增收从2012年的4229元到2018年增长到9183元,增长了1.17倍,增收的速度18洞更是从1668元增长到了12128元,增长了六倍多。增速在全国全州增收速度是最快的。
第三个成果就是湘西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这六年来我们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五通五有。这五通五有就是通水、通路、通电、通网、通广播。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有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村办学点、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卖东西都是通过电商,我们每个村都有,所以就叫五通五有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我们通过扶贫扶志,让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脱贫致富,所以湘西产业面积农业产业面积达到了358万亩,这358万亩农村人口就达到了1.48亩,每个人有1.48亩的面积,湘西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全球最大的富硒猕猴桃基地,全国最大的碰柑基地,最大的百合基地,中国黄金茶之乡,也是全国优质考研基地。湘西的产业发展是非常好,76%的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
第四个就是我们湘西生态,我们到处是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24%。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当中,我是第一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州。在全国319个城市地级市当中,我们森林覆盖率排在前30位。我们应该说是属于一类地区,那么湘西的空气水土壤的质量湖南最优,我的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94%点多,空气的质量是国家二级标准,是最优的地区。
第五个就是湘西文旅产业的发展快,是全国旅游高增长地区,全省旅游增速第一。去年的人旅游收入达到了441亿元,人均湘西300万人民人均1.48万元。这个旅游收入在全国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是扎扎实实的数据。
第六个就是我们的湘西人民的精气神有他最大的变化,现在干部群众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的自信和民族的自信。
记者:龙州长刚才您把湘西州的整个精准扶贫的一个具体情况都跟我们详细介绍了,现在想听您具体谈一谈湘西州是怎么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去推进建设。
龙晓华:我们湘西州是一个贫困区,但是贵州省贵阳市通过发展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推动了精准扶贫,而且还推动了地区高质量的发展,我认为湘西一样可以做到在湖南后发赶超。湘西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都离不开智慧湘西的建设。智慧湘西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就跟人的神经一样,牵涉到人身体的各个重要部位,这些部位能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神经系统指挥系统很关键很重要。
智慧湘西建设的具体做法是:第一: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州直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们坚持顶层设计、顶层建设优先,用政府信息化带动部门信息化,用政务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我们已经建成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构建“四横三纵”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四横”包括网络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支撑平台层、智慧应用层,“三纵”包括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在推进应用系统建设的同时,智慧湘西建设还高度重视标准规范建设和制度层面的规范,拟订了《湘西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技术架构》《公共微服务管理办法》和《大数据融合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管理规范,将湘西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出台了《智慧应用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制度化,从源头上约束和规范部门信息孤岛。
第二:统一建设,力求“花少钱办大事”。州委、州政府要求,智慧湘西建设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杜绝重复建设、抢跑建设。按照分层统一建设思路,满足部门共性需求,系统平台以及相关数据信息要纳入全州平台,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并向部门公开共享。各部门不再安排同类基础设施、同类技术平台、同类数据资源、同类功能模块,重点建设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业务应用。统一建设不仅能把握建设方向、落实州委州政府智慧湘西建设意图,通过引进使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慧湘西建设的技术领先性。秉着“花少钱办大事”的原则,统一建设和部门建设协同推进,智慧应用建设大大节约了全州信息化建设资金。
第三: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信息化应用成效能否发挥的关键。我们在政策层面,按照“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供需匹配、无偿使用,统一标准、统筹建设,健全机制、保障安全”的原则,全力推进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不得再重复采集可以通过共享方式获取的信息。技术层面,我们与北京大学燕云技术团队合作,共同打造适应湘西应用场景的湘西“数据通”技术平台,这个平台是智慧湘西大框架中的技术支撑平台,按照平台共建,接口共享、服务共用的策略,支撑全州政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汇聚。实现政府数据“通、聚、用”,全力支撑湘西数据共享开放和“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
第四:突出应用 注重服务功能。应用成效反映了群众的获得感,是智慧湘西的试金石。2018年10月30日湘西“智慧扶贫”系统上线,这个智慧应用就是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政府部门对贫困对象可以进行精准比对、精准管理、精准服务,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落地、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贫困对象信息完善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目前智慧扶贫等10个子系统智慧应用已上线,智慧旅游、智慧气象即将上线,其他智慧应用正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