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王胜光:四大体系营造高新区创新经济生态

更新时间:2019-05-05 07:00点击: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王郁)4月26日,科技日报社与合肥高新区共同举办以“展现文化自信 坚持原始创新 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增强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话语权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王胜光:四大体系营造高新区创新经济生态

图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王胜光发言。王从启 摄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王胜光在座谈中指出,30年高新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承载着发挥“示范、带动、引领、辐射”的国家使命,是“试验田”“小盆景”。3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任务和使命已经完成,转化已经发生,高新区已经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主阵地、主引擎、主平台”。主力军可以认为是产业竞争;主阵地可以认为是市场竞争;主引擎可以认为是创新竞争;主平台可以认为是资源要素竞争。30年高新区已经从试验田和小盆景上升到大场景和大舞台,现在我国研发资源,包括专利产出,约40%以上都在高新区发生;现在的创新主体,40%-50%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都在高新区。由此现在的高新区已经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园区,而是复合功能的区域或局域经济。

王胜光认为,新时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打造高质量的创新经济,营造高质量的创新经济生态。

在新时代背景下,他提出,营造高质量的创新经济生态,新时期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造新时代的创新经济体系,创新经济体系可以认为是创新经济生态的维系。而新时代主要体现在创新经济体系建设要适应新技术经济范式。

高质量的创新经济生态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创业活跃,不断有群体性等高成长企业的涌现;二是主导产业有根植性、竞争力和生命力、有价值空间和走向价值链高端;三是具有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的引领作用;四是是创新资源要素的富集地和人才的聚集地;五是有高效率的营商环境。如这样的生态,基本呈现出自组织、自成长的特征,就相对走向了成熟和发达,可以称之为局域创新经济体。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就是要打造这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体。

如何营造创新经济生态?

王胜光认为,政府的核心作用在于构建创新经济体系。创新经济体系建设可概括为四大方面:一是有效用的创新体系;二是有根植性的产业体系;三是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四是现代园区的治理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应是新时代主流高新区建设需要付诸的新使命。

创新体系的构建,要打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场景创新融为一体的“三层架构”,建设开放化、平台化、跨学科跨领域集成,学科导向与需求导向同步的研发和创新创业组织平台,实现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性”本身也是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表现形式,因此,新时期高新区的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微观缩影。需要注意的是,园区创新体系建设要嵌入到地方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政府要有好的、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方式。

产业体系建设最主要的着眼点是抢抓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机遇,培育和发展有根植性的产业体系。对主流高新区而言,要依靠创新体系建设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依靠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促进存量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全球争抢数字和智能技术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新兴业态经济。从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着眼,高新区要强调产业的根植性,要从占有工业资产到形成可在当地发挥效用的再投资资本,对优惠政策扶持的泊来企业,政府要加强引导其在本地发挥再投资作用,这是生态持续加强的关键。

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主流高新区特别要在新兴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方面争抢全球性的交易、交流和体验空间,打造新场景和新平台,增强中国对全球新经济市场的引领作用。

治理体系建设方面,高新区要基于公平、效率、法制化和可预期等原则加大体制机制的规范性建设,从多元化的自发探索走向相对成熟的治理模式,推动高新区的依法治理,依法确立高新区的辖权、事权、财权、人权和行政权,促进高新区相对稳态和规范发展。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