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当文物保护有了高科技相助

更新时间:2019-05-06 07:07点击:

原标题:当文物保护有了高科技相助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当文物保护有了高科技相助

  新华社记者杨超伦

  不久前发生的巴黎圣母院火灾震惊世界,并将“21世纪我们如何保护文物”的课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协助下,巴黎圣母院的灭火工作较为顺利,主体建筑得以保存。这也提示我们,在文物保护中当强化先进技术的运用。

  据法国媒体报道,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中,法国消防部门使用了名为“巨人”的消防机器人,“到消防人员无法进入的建筑主体结构内部展开灭火和降温”。中国公司生产的两款无人机也立了功。无人机可追踪火势的蔓延情况,追溯可能的火源位置,无人机拍摄的影像为有效放置消防水带提供了决策参考,其空中视角也为制定灭火策略提供了帮助。

  诚然,就文物保护而言,从无绝对安全。想要做得更好,就必须重视预防性保护,而拥抱新技术无疑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木质屋顶使用了含阻燃剂的材料,教堂里还安装了先进的高压水雾系统,可随时启动将火苗扑灭在初始阶段;在以色列,文物管理部门借助3D技术对历史文化遗址展开精确测量,一旦文物遭到破坏,就可根据储存信息加以修复。

  作为文物大国,中国日益重视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文物,激光扫描、多图像三维建模、摄影测量等正得到广泛应用。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年3月成立了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龙门石窟利用红外照相机、裂缝计等新技术监测危岩崩塌、石窟风化、洞窟渗漏水等危害。敦煌研究院对壁画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数字敦煌”,使文物得以“数字化永久保存”。在对乐山大佛岩体内外进行检测时,中国科研人员综合采用了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多种手段。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文物保护是恒久课题。善用高科技保护文物,是文物保护的现实需要。有了高科技的相助,人类文明或能少一些遗憾。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