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科技日报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该“打”不该“打”?

更新时间:2019-05-17 17:08点击:

步长制药5月12日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对公司2018年报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上交所要求补充披露对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相关政策,并说明具体影响;结合上市前后的试验及审批情况,说明中药注射剂相关产品的疗效,自查是否存在媒体报道的不良反应或质量问题。

科技日报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该“打”不该“打”?

来源:步长制药官网

那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疗效如何?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是否有过核查?在上市使用之前有没有丰富的临床实验数据?

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

中药注射剂产生是缺少西药的生产和研发能力条件下的产物。1940年前后,柴胡注射剂诞生,并被用于抗流行性感冒。通过注射给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救了不少人。至上世纪80年代,各种上市的中药注射剂竟达1400多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下,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受到广泛认可。

支持中药注射剂的专家认为,中药注射剂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发挥过功效,并对医生诊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药注射剂弥补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弱点,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范围很广,具有价格低廉,不产生耐药性的突出优点,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蒲公英医学百科知识平台认证词条显示,中药注射剂是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的制剂。中药注射剂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

常见的清开灵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等都属于中药注射剂。

采用中药成分制成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否一定属于中药?

上述中药注射剂的解释中明确,“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型产物。”中药注射剂既不属于传统中药,也不属于现代西药。它的原料来自中医,使用的却是西医注射方式。

科技日报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该“打”不该“打”?

安全性受到质疑

就在近日,媒体人王志安连发数条微博,质疑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中药注射液由于里面有大量的大分子结构,过敏反应触目惊心,每年因为过敏而死亡的案例,都有许多起。建议大家生病时不要使用。”

他提供了一份中药注射液的详细名单,共111种。

科技日报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该“打”不该“打”?

与王志安持同样观点的还大有人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金锐指出,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属于中药提取物,而中药提取物的性效与本源中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成的注射剂,有些是按照中成药审批的,国药准字是Z;有些是按照化学药审批的,国药准字是H。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属于广义的中药提取物范畴。

这些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剂有什么特点呢?中药提取物在定向放大中药某种性效的同时,也定向放大了某种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的偏性,从而提高了出现副作用的烈性程度和概率。此外,中药注射剂采取了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绕开了传统口服中药所必须经过的消化道,增加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比是54.6%,2017年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84.1%。2018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对多个中药注射液品种发布了修订说明书的公告,包括血塞通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天麻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丹红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中的销量“佼佼者”。据此前媒体发布称,“步长制药以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稳心颗粒为主的单品销量都以亿为单位来计算,它们的相继问世得益于步长制药首先在中医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步长制药自主研发的丹红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快速解决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性疾病的专利中成药。”

然而据界面新闻报道,在2017年国家版医保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位列医保乙类名单,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且因频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丹红注射液26次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随时面临停用风险。

科技日报谈中药注射剂:是否属于中药?该“打”不该“打”?

上市后再评价将成常态

现代药品要经历临床前期实验和大规模、严格的临床实验,在临床实验过程中,经过重重实验,才能通过审批上市,最终应用于人体。从报道的情况来看,市场上大部分的中药注射剂并未经历这一过程。

中药注射剂未经严格的临床试验就能上市?这与我国相关法规对中药注射剂的定位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王宏才向媒体介绍,国家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中,明确规定了中药注射液为中成药,这就为中药注射剂不规范上市“开了口子”。

国务院于2016年2月22日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

《纲要》中还提到,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转化应用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

中药注射剂缺少临床有效性数据和安全性数据,实施有效监管和审批迫在眉睫。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对注射剂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严格控制口服制剂改注射制剂,口服制剂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不批准注射制剂上市。无明显临床优势的不予批准。

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也开始限制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在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中,中药注射剂的用药也受到了限制:在45种入围医保的中药注射液中,37个中药注射剂限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且限用于重症,限用占比高达82.22%。

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启动实施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确定首批九个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包括以中医临床为导向的中药安全评价研究。

(原题为《中药注射剂,该“打”不该“打”》)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