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更新时间:2019-07-21 15:03点击: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孙守杰, 中郡运营生态产业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管理。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草”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我国拥有天然草原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牧区人民世代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美丽家园。必须保护草原、依靠草原,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经济,走生态产业型、产业生态型的绿色发展之路。
草原保护和建设,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推动草原生态产业提质增效,是有效解决人草畜矛盾、促进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草业、草食畜牧业、草原生态等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我国草原(草业)科技贡献率不足30%,远低于国外草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有许多好的科技成果,并没有有效地转化成实际生产力。一方面,草原生态建设需要依靠科技解决矛盾;另一方面,成熟科研成果也需要落地生根。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通向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在陈旗,主要是探索如何打破成果转化的“玻璃层”,尽快把最好的草原生态产业技术带到巴尔虎草原上,实现草原生态产业化、草原产业生态化。
主要做法就是搭建社会化平台,一端链接专业学术团队、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另一端对接最需要科学技术的牧户牧民。首先,把牧民和一线的科技需求调研和整理上来,列出清单。然后,在国内外寻找对标的成熟技术和专家机构。这样,由牧民牧户提需求、做基地,科学家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政府出政策和必要的公共设施服务,我们搭建科研、金融、生产等服务平台,提供引智和转化服务,架起科研成果流向牧民和生产的桥梁,让草原生态产业科研成果在草原上扎根、开花、结果。
今年我们在退化草场综合修复治理、草原生产力提升、野生乡土种质资源保护繁育、现代家庭牧场管理等草牧业相关领域筛选了10项生态重点科研技术,在牧民牧场、国有农牧场、集体草场和示范基地进行转化示范。计划通过连续几年努力,把一些最实用的草原生态技术成果带给牧民和生态一线,以科技创新驱动来建设生态优美、产业高端、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生态草原。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