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借得东风向“深蓝”

更新时间:2019-08-04 20:01点击:

——海洋发展座谈会暨威海市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会议侧记

◎记者 李森 曲黎悦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一个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朝高精尖迈进的“智力宝库”。

8月1日上午,海洋发展座谈会暨威海市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会议举行。10余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院士、专家应约而至,汇集众智,一起为威海海洋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借得东风向“深蓝”

院士专家各抒己见,为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开良方。 记者 孙大伟 摄

这是一次直面问题、凝聚共识的坦诚交流

当日早上9时,座谈正式开始,市海洋发展局负责人首先向院士们汇报了全市海洋发展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12亿元;全省在建的5处海外渔业基地均由我市企业承担;荣成沙窝岛远洋渔业基地是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专业远洋渔船达到361艘……听到这些实打实的“蓝色数字”,让时刻关心海洋发展的院士们频频点头。

但拿出成绩和优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亟需解决的问题让院士专家们清楚知道,以便让他们开出“良方”。

“威海的海洋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过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海产品资源优势明显,但海洋科技一直是威海海洋发展的短板”……直面问题的“开场白”,让院士们打开了心扉,坦陈己见。

第一个发言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周守为院士,早在两天前就奔赴荣成石岛重工做了深入细致调研,上来就直接拿出了“干货”——围绕威海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用详实的分析,新鲜的数据,鞭辟入里的解读,让与会众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威海背靠山东,直面渤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应该瞄准特色海洋工程产业做文章。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院士张偲时隔6年再次踏上威海的土地,他说:“威海一直在变,越来越好。”如何以创新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张偲给出了“六个一”的建议:一个更高的使命定位;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海洋高端论坛;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才基地;一个足够吸引人的人才基金;一所国际化的海洋大学和一条国际化的海洋创新旅游链。

老朋友之间,贵在无话不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院士唐启升算是威海的“老朋友”。从1970年开始,整整11年里,他每年3月必到威海开展黄海鲱鱼研究工作。话里话外,唐启升难掩对威海寄予的厚望。他认为,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引导中国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结构的重大转变,绿色发展是渔业的现在和未来。

唐启升建议,威海应坚持“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持续促进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完善渔业资源环境评估体系。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谋划发展的务实之会

把握新机遇,方能谋求新发展,威海海洋经济的发力点在何处?几乎所有的院士专家都谈到了科技与人才的重要性。的确,放眼世界,高端人才带活一个产业的例子随处可见,聚焦威海,高端人才引进战略作用也愈发明显。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李家彪认为,威海应该大力支持本土海洋龙头企业,立足产业优势,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前期调研情况,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元兴则谈得更为具体。他认为,威海的海洋类企业要在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开展创新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把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从而不断积蓄力量,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威海海洋产业急需进行结构调整,以此向更高层次迈进,路在何方?”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独辟蹊径。他认为,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园的关键时刻,未来将在大数据、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方向有广阔的空间,威海应敢于突破、勇闯该领域的“无人区”,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和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将智能经济、精致城市、智慧海洋结合起来,真正走出一条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海洋城市发展之路。

激荡头脑风暴,汇聚各方智慧。众多来自业内的“顶尖大咖”的权威分享,不仅有产业最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介绍,更有专为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开出的“妙计良方”,掌声一次次回荡在会场。

时近中午,对话仍在进行。不久之后,威海还将与各位院士建立常态化的服务、联系、对接、沟通等机制……涓涓细流必将汇成大海,而此时此刻,或已成为威海海洋经济发展航船启程的新起点。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