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06 17:08点击:
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寻梦环游记》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助理设备的帮助下,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即将成为首个“数字人类”(AndyBot),在云端上实现“永生”。
如果一切顺利,即使在他的肉身去世很久之后,未来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亚马逊的Alexa等语音计算平台,与他进行互动、向他提问、听他讲述故事,或是得到他的宝贵建议。
在云端“永生”,
世界首个“数字人类”将诞生
安德鲁卡普兰的一生丰富多彩,20多岁时他是一名战地记者,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再后来又成为一名多产的间谍小说家、好莱坞编剧。如今,这位已经78岁的老人同意创造一个虚拟的自己。
“AndyBot”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意义的例子,它提出了关于“不朽”和“存在”等复杂的哲学问题。
对于这件事,卡普兰开玩笑地称自己为“小白鼠”——他将重新改写生命的定义,让人的生命的永恒,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
卡普兰表示,他并不追求永生。然而,他确实看到了成为一个数字人的另一个好处,即为他和他的后代们创造了一种亲密的个人体验。
“最终,每个故事都是寻找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这也不例外。”
“对我来说,这是关于我的历史,这种有限的‘永生’,为我和我未来的亲人们创造了一种亲密的体验,他们会想知道自己来自何处。”
资料图片:智能机器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能听到所爱之人的声音,
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HereAfter”,是卡普兰欣然接受的一家初创公司,这家公司将对他的记忆想法,进行数字化保存。该公司的座右铭——“永远不要失去你所爱的人”,刚好契合了卡普兰的想法。
“HereAfter”由塔拉蒂和弗拉霍斯共同创办,前者自称是一名个人遗产顾问,后者是一名加州记者,也是一位对话AI的设计师。
两年前,弗拉霍斯以创建一个名为“爸爸机器人”(Dadbot)的软件程序而闻名。
当时,弗拉霍斯得知他的父亲即将死于癌症,因此,他将自己与父亲的谈话和聊天用摄像机录下,然后用计算机语言训练出一个可以和他对话的人工智能——“Dadbot”。通过这个程序,弗拉霍斯可以与逝去父亲的计算机化身进行互动,可以和他谈论生活、闲聊等。
自从“爸爸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之后,弗拉霍斯决定开辟一个尚未开发的“数字人类”市场。
目前,弗拉霍斯正在构建一个更复杂、更人性化的虚拟数字模型,以便人们与逝去亲人的虚拟形象进行互动。
“想象一下,你可以站在厨房里,大声呼唤已故的母亲,然后立刻得到她的回答,”他说,“能听到我们所爱之人的声音,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同样正在创造虚拟“数字人类”的萨奇表示,与数字人类互动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类与技术互动的下一个飞跃。他认为,数字人最终将取代安卓和iOS系统。他说:“你可以和数字人一起玩游戏、点餐、消磨时间或学习一门语言——或者做任何你通常和朋友一起做的事情。”
改变生命,
不朽的个人遗产
几十年来,硅谷的未来学家一直寻求将人类从物质的生命周期中解放出来。随着数字文化的兴起,“人体冷冻技术”愈加活跃。
而如今,一批新兴的公司正在兜售某种近似于“虚拟不朽”的东西——在网上永久保存个人遗产的机会。
图片来源:Eternime公司官网截图
图片来源:Eternime公司官网截图
Eternime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在其网站上,Eternime声称,已经有超过45000人注册参加这个项目——它会永恒保存你最重要的思想、故事和记忆,创造出一个看起来和你一样的智能化身。
图片来源:Nectome公司官网截图
Nectome是另一家这样的公司,专门从事记忆保存的研究。它希望以“高科技脑防腐处理”,让我们的大脑终有一天,能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复活。
分享一生的故事,
未来即将到来
各种文化中,都有缅怀逝去亲人的方式。专家们说,如果科技能够成功地创造出高情商的“数字人类”,那它可能会永远改变人类与电脑交互的方式,以及应对失去亲人创伤的方式。
不过,“HereAfter”创办人之一弗拉霍斯也承认,这个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至少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他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更现实的短期目标,即让“数字人类”能够分享关于他的一生的故事。
卡普兰认为,成为“数字人类”能够让亲密的家庭纽带延续下去。
他说:“我的父母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我发现自己仍会想‘哎呀,我真的很想向爸爸妈妈寻求一些建议,或者只是为了得到一些安慰’,我认为这种冲动永远不会消失。”
“我有一个30多岁的儿子,我希望有一天这会对他和他的孩子有一些价值。”
你会与逝去的亲人对话吗?
当你的朋友突然离世,彼此都没有很好的告别,
当你想念逝去的亲人,躲在被窝里偷偷掉泪,
当你很想得到父母的建议和安慰时,他们却已不在……
你会不会想,要是还能和他们说说话就好了。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你会选择通过语音设备与逝去亲人对话吗?
不少网友都表示疑惑:
也有网友表示对“数字人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