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莫高窟“转危为安” 文保技术出海“一带一路”

更新时间:2019-10-03 17:02点击:

  兰州9月28日电 题:莫高窟“转危为安” 文保技术出海“一带一路”

  记者 冯志军 高莹

资料图:莫高窟。张晓亮 摄

资料图:莫高窟。张晓亮 摄

  70多年来,“病患缠身”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经长时间劫难后终于“转危为安”。从戈壁大漠里长期无人问津的荒芜与沉寂,到近年暑期门庭若市的客流持续“爆棚”,其数十年抢救性保护中形成的管护成果,不仅让内地诸多古遗址受益,亦使海外多处古遗址融入其“朋友圈”。

  年逾八旬的文物修复师李云鹤是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获得者,对于“守护”了一辈子的莫高窟总是“看不够”,每天在莫高窟窟区错落起伏的石阶上往返穿梭进行“巡诊”。而他带出来的60多位学生已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权威,活跃在内地各个重点文物保护现场。

  公元366年(西秦建元二年),莫高窟出现第一个洞窟,自此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10余朝、1000年延绵不绝。但以民间营造为主体的千年历程伴随着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直至官方实施管理的70余年来,才逐渐重现生机。

  “以前基本没什么科技保护措施,就是在洞窟扫一扫沙子,加固一下窟区围墙,预防有人为破坏行为……”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于20世纪80年代初来到敦煌研究院,从不少老前辈口中得知莫高窟此前数十年所面临的保护困境。

  “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针对莫高窟的一个全面加固工程的实施,洞窟内顶塌下来、壁画坠落等现象此后才再未出现。”赵声良向记者介绍说,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处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古老石窟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使得敦煌研究院“用现代科技来保护文物”的技术居全国前列。

  此后几十年,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相继来到敦煌,不仅带来了保护设备和经费,还带来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投入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中。

  赵声良说,在长期国际合作中,围绕莫高窟所形成的一整套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程序和方法,不仅填补了中国文物保护和管理利用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空白,还使莫高窟成为中国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范。

  据了解,数十年间所形成的全方位的科学管护体系在近年不仅推广应用于西藏布达拉宫、新疆交河故城等内地10多个省(市、区)的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这些成果还成为丝绸之路沿线诸多文化遗产效仿的“范本”。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说,经过多年发展,敦煌研究院在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文物数字化研究、开放利用等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领先优势。近年还开展了多次中亚考察项目,并将该院文化遗产保护成套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

  据统计,2016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先后受邀前往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相关文化遗产,并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专业团队首次对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进行了堪称“破冰之旅”的学术考察,为巴米扬省培养了石窟保护、历史遗迹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完)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