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12 20:01点击:
当前,无论是政策激励、金融机构自身提出的战略,还是年报所反映出的重视、市场各方的关注里,“金融科技”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金融科技能做什么?不少机构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科技企业进入金融市场为契机,市场已经看到金融科技的巨大能量,而更具诱惑力的则是其尚未突破或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探索与尝试之中,一些问题也悄然出现。前有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技术之名行新型庞氏骗局之实,引发市场警惕;后有中小金融机构乃至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受困于发展滞后或投入资金不足,严重依赖外包服务——此举或将带来部分金融机构的风控隐患。
那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明确了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这一主要方向之后,究竟如何避免乱用或滥用金融科技?又如何避免在发展中“掉队”呢?
首先,发展金融科技要从业务出发,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空有“技术之名”而忽略了金融规律。
从最初的“科技金融”到目前更普遍的“金融科技”提法,这一微妙变化显示了技术与金融融合过程中的一个转折:再炫目的技术,也是一种工具,而底层逻辑是金融。发展金融科技的初衷与根本仍是做好金融业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明确这一前提下,金融机构乃至探索金融业务的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明白,用技术来破解金融在支持实体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以及追踪资金的流动与使用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前景,但是脱离了实体需要而衍生的投机、炒作则不可取。如果对这一点有确定认知,那么此前一些庞氏骗局、炒币这样的“伪创新”是否有价值、有前景的争论则大可以偃旗息鼓。
其次,金融科技未必要酷炫,底层的基础设施构建是长期之功。
与部分政策激励下“戴红花”的需求不同,各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不仅基于政策的引导,更在于市场的趋势、商业的要求。这意味着,部分领域出现的争夺“首单效应”或者“流于表面”等问题,在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应用过程中较少。但与此同时,号称自己是“大数据平台”、随意砸入重金并不意味着最佳实践。
实际上,像阿里等国内的技术、理念领先者,在看似光鲜的产品推出、流量收割下,不少工作做在了前期的“数据清洗”“数据匹配”等环节上,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如果忽略了数据的真实有效、底层基础的搭建,盲目推出所谓的模型与应用往往是拔苗助长,反而有可能引发更多风险。
而对于中小机构而言,比起砸钱吸引用户来获得所谓的“数据”,或搞出一个“人无我有”的大更新,关注微创新、小创新,积少成多固然没有“明星产品”吸引眼球,但更有可能成为从“量变”到“质变”的核心突破。
再次,安全性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这里的安全性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金融意义上的安全——即合理风控。实际上,金融科技之所以被视为利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能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风控优化,特别是针对此前更难获得金融服务的“长尾用户”,技术的应用能够更高效地精准匹配。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匹配绝非简单的有数据就行,而是要经过合理的数据清洗与筛选、模型的构建,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风控模型。
而另一种“安全”则是数据本身的安全。随着数据价值为当代社会所认同,从不合理的数据获取、应用到“黑客攻击”等事件,曾经对“数据”这种虚拟资产不甚敏感的用户也越来越感到“隐私”被窥探的威胁。一旦曾经的“技术之便”演变为新的威胁,金融科技要面对的不仅是监管收紧、市场收缩,更重要的是被滥用后市场可能会陷入混乱以及由此带来巨大的损失。
毫无疑问,当前金融科技正是风口,而风口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盲目。一飞冲天的神话、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令人憧憬,但脚踏实地、做好底层工作、实现优化匹配这样的基础性工程才是根本。真正有效的金融科技一定要在技术与金融之间嫁接好“桥梁”,实现金融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绝非“酷炫黑科技”与“金融需求”脱节成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