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更新时间:2019-12-04 07:22点击: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安徽创新馆展示稳态强磁场装置模型。

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立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总定位,明确了安徽“两地一区”的分定位,即“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如何理解国家战略赋予安徽的定位,我省如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与兄弟省市“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记者采访了省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

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方面指明了一市三省加强协同创新的方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安徽的‘大机遇’。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说,“安徽将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贡献安徽力量。 ”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安徽创新馆展示的合肥光源系统模型。

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

今年7月15日召开的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明确了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标志着国家战略在我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我省提出,始终把创新摆在应对环境变化的突出位置,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对标顶级、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

“长三角既是我国经济活动最为密集,也是城市密度最高、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持经济活动密集与人口密度一致性。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斐认为,近年来,安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优化上的比较优势,在产业技术与创新融合基础上参与长三角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分工为主的网络化、水平分工,实现区域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更高层次推进。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合肥展区。

《规划纲要》提出,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联手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

我省明确提出,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创新共建是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我省最有优势、最可作为的“主战场”。

10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聚焦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事项,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其中,“创新共建提能力”摆在首位。

此次我省与兄弟省市达成一系列合作事项: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签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马鞍山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公司研发的6微米锂电铜箔。

10月25日上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活动总结交流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指出,要在高技术创新上求突破,聚焦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突出平台建设、培植“研发沃土”,狠抓创新攻坚、打造“科技蓝天”,激活要素资源、建设“创新牧场”,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安徽原始创新活跃、源头供给强劲,通过长三角科技创新联手,可以为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贡献安徽智慧。 ”张天培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推进上海张江、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和常态化联络机制,探索规划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共同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

“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也是与北京和上海并肩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城市能级上积极作为,不断加大基础研发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全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缩小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成效不断显现。 ”林斐说。

《规划纲要》提出,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中电集团38所的“魂芯”处理器。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要以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牵引,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为牵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汇聚转化。

强化政策支撑形成强大合力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离不开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上,上海嘉定、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安徽芜湖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成果对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等方面合作,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模板。根据该战略协议,嘉定与温州、苏州和芜湖将深入合作,通过“互联网+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互通互联、合作共享。

10月16日,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正式揭牌,首批7只子基金正式签约。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由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注资设立,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和参股设立子基金等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融资服务。省财政将累计出资20亿元,通过吸收市县和社会资本放大规模,总规模将不少于50亿元。引导基金将主要投向国内外各类先进科技成果,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皖转化和产业化。

11月29日,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会(长三角片区)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召开。长三角34个国家高新区围绕“践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率先实现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共同发布了倡议书。倡议书提出的首个目标便是:“长三角高新区要携手并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率先成为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

近年来,我省着力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成效持续显现。我省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聚集1825家服务机构的28634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27亿元。长三角一市三省科技情报院(所)签订了《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智库联盟框架协议》,推进落实科技文献、数据和案例等资源共享。

《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推动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构建成果转化共推机制。培育壮大转化主体,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院校、专业机构和企业等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打造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共建共享创业创新平台,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市场一体化,推进一市三省科技大市场有机衔接,实现一市三省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技术经纪人队伍等资源共享。(记者 吴量亮)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