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2 11:04点击:
◎冯禾子
天气渐寒,夜晚在家里舒服地窝着,这时如果播出一档美食纪录片,烟火之间人们食指大动,味蕾的花园活色生香,可算是寒夜里莫大的慰藉,《风味人间》的播出档期就选得这么巧妙。
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2018年的《风味人间》,从央视到腾讯,陈晓卿可谓“吃”心不改。但对观众来说,经历了《舌尖上的中国》三季的起伏,再加上6年间,美食类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短视频的养熟,如今的观众们难免揣起一副挑剔又不餍足的胃口。时过境迁,重现当年《舌尖上的中国》首播引发的炸裂确实苛求了,但《风味人间》能不能做到舔屏又暖胃暖心呢?
《风味人间》由7集正片和1集花絮组成,目前播出3集,上线12小时播放量超1.4亿、豆瓣评分9.3,漂亮的数字彰显着陈晓卿团队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也宣泄着吃货们的情结。汽车、超市、日用品等品牌的赞助显示着这个IP的商业价值。首播周期横跨“双11”+“双12”两番网络购物狂欢,为美食纪录片再次荣膺“带货王”做足准备。毋庸置疑,这样的《风味人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同样作为陈晓卿操刀的作品,《风味人间》也天生就脱不开与《舌尖上的中国》的联系,无法逃避珠玉在前带来的挑战,哪怕对这两者的比较,只是出于观众的一种下意识。
陈晓卿团队深谙美食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法则,在《风味人间》中运用得更加纯熟。从航拍镜头的壮阔到显微摄影的较真,恨不得片中每一口美食都让你用眼睛吃得入味,吃得明白;纪实画面一如既往地行云流水;造型镜头美轮美奂,高速摄影张弛有度,适时适度地撩拨着观众的神经和味蕾。只是欣赏美味之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从《风味人间》的自我定位来看,是要“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个表述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区别似乎就在于一个“全球视角”。为了实现这个视角,摄制团队跨越6大洲20多个地区,收录世界各地美食,国外美食大概占到了全片30%的篇幅。这种视野的拓展自然是“那敢情好”,有幕后信息透露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捕捉时令美食全球赶场,确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它的作用到底是真的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还是只实现了一个混搭拼接效果?恐怕还是后者占了上风。
《山海之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香料歧路》《江湖夜雨》《万家灯火》《风味之旅》,从分集名称来看,《风味人间》比《舌尖上的中国》分集名《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这样的表达更加抽象,也更加具有包容性。《风味人间》的视野也确实开阔,可以从中国西北的洋芋搅团直接跳到法国的奶酪土豆泥,让徽派建筑小青瓦下晾晒的火腿和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平分秋色,还让我们知道了原来荷兰人也是养大闸蟹的……只是同一食材不同地域的不同料理方法中,并没有感受到中国美食的独特性,片子当中打造了一个全球范围内巨大的美食拼盘,美则美矣,但少了一些意思和意义。没有意思的贯穿,这种拼接也就显得生硬和凌乱。而更大的遗憾还在于故事性的缺失,只见美食不见人的故事,意义更无从谈起,情感的稀薄也导致人和美食都难以入心。
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我们就看到了陈晓卿的态度,“最好吃的是人”。这是他美食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怀,因为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未必是珍馐美馔,但必是深入人心的,味觉的另一端往往勾连着情结。所以他的美食纪录片都要从人开始讲起,《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以至于后来有网友评价某些食物在当地其实非常普通,算不得什么人间美味,但因为人的故事,让简单的食物成为情感的寄托,从而不凡。但这次在《风味人间》当中,地理维度扩大了,出场的人物增加了,碎片化的叙事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网络观众的收看习惯,然而最重要的人物故事被压缩到几乎没有故事了,叙述文也就变成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模式的说明文。美食的原理大概一讲就匆匆转场,为什么选择这组人物?这种食物对这一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地区意味着什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互相影响的交互关系?全都留给了凭空想象。
所以每种食物虽然都配备了标志性的展示画面:人们在美食前笑着,一句话点出美食的特点,即使这种笑容发自内心,故事和情感的缺失也阻隔了情绪的传达,他们为何笑得灿烂,则是无从感受的。片中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造就不同的饮食风貌,也不乏提纲挈领的论述,只是缺少真实的故事作为论据,再美的画面,再动听的解说词,也还是显得单薄了。
美食纪录片产业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带动下呈现出勃发的生命力,6年来的发展也呈现出形态的多样化,走“舌尖体”是否还行得通?综艺化是否是美食纪录片的捷径?或许是见仁见智,各行其道。但对于还有5集等待播出的《风味人间》,我仍然期待后续会有好的故事出现,走心地、名副其实地告诉我们:因为美味,所以人间值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