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推动萧山科技再发力

更新时间:2018-12-31 19:19点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的重要论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路径和着力点的精辟概括。两者一脉相承,既是继承,更是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萧山科技创新落实新发展理念,促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要围绕“六破六立”要求,以立促破,以创新实干再创佳绩。

  一、转变观念,以创新理念引领科技工作

  要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处理好扶持科技企业发展与引领全社会创新的关系。

  一是不断优化科技管理职能。树立“科技创新系统工程”的理念意识,以萧山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科技部门职能转变,逐步从具体项目、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奖励补助、考核评价等手段,组织协调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科技创新协作,引导、鼓励和促进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营造并优化适合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各类创新资源向我区集聚,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二是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需求,制定和完善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尤其是针对初创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和技术缺乏的难题,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券、技术合同登记等注重创新实践,无企业门槛要求的创新政策,有效降低初创企业创新成本,增加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黏性。继续优化研发费用补助政策,落实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举措,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

  三是牢牢抓住“人”这一创新根本。人才是转型之要,创新之源,把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摆在突出位置。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掌握着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人才引进,学习掌握一批先进技术,能为区域创新发展产业转型提供强大动力,能使企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团队的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往往专注于技术领域深入研究,但懂技术不一定懂管理,有技术不一定有市场,要认识和尊重财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团队成员的作用和价值,为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实干担当,以市场化手段助力科技创新

  要围绕效率优先原则,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处理好政府统筹规划引导与企业根据市场环境自主决策的关系。

  一是发挥市场机制激励创新的作用。强化《产业投资项目准入与评估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等竞争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继续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产业扶持政策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的主体。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连接技术与需求,企业与院校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媒介,在降低创业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引导和管理,完善政策法规,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开展行业自律建设,加强违规处罚以及从业人员经营行为监管。扶持一批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通法律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三是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支撑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鼓励按照科技企业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设计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产品。不断完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科技贷款和科技保险等政策。鼓励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开展上市辅导,发掘和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培育和引进天使基金和创投机构。

  三、突出重点,以平台经济驱动创新创业

  要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集聚创新资源、发展高新产业、优化创新生态的支撑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的关系。

  一是推进风情科创走廊建设。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要按照打造“1+4+X”产业平台总要求和以“4286”为重点的“两带两廊”发展建设部署,优化规划设计,加快构建创新生态体系,科学制订行动计划。以风情大道为核心轴线,以“一中心三小镇一园区”为发展重点,通过整合空间资源,规划新建一批重点科创载体,围绕新兴产业的研发、孵化、加速等核心功能,集聚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创业资源,实现产?创?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平台。

  二是聚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积极谋划布局云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移动支付等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的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应用场景支撑体系,加强对行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储备,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联动,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育成链条,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科创联盟等企业、社会组织作用,举办多种形式的智资对接、创业沙龙等活动,活跃创新创业氛围。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鼓励“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源源不断地投身于创新实践活动,以企业梯队培育为抓手,不断优化我区的产业生态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