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30 14:00点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迎来了花甲之年。60载光辉历程硕果累累,一甲子创新发展前程锦绣。60年前,伴随着国家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建设,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青海科技茁壮成长,从第一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到如今各项科技计划的全面实施,省科技厅始终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灵魂,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60年薪火相传,开拓创新的青海科技事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如今和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最强音,我们整装出发又迈上新的征程。
回首过去,踌躇满志;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1958年11月,在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中共青海省委作出《关于建立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机构和开展科学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翌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为主要任务,组织科技力量为生产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管理全省科学技术规划(计划)和协调工作、科研成果、科技队伍、科研条件、科技情报、技术政策、计量和标准化工作、指导科协工作。从零开始的科技探索中,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赴青支边和建功立业,相继组建了农林、畜牧兽医、地质、工业等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科技队伍迅速壮大,达到6281人。首次制定全省科学研究计划,对科研工作进行计划管理,列项60项,科技三项经费341.5万元,全省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体系初步形成,拉开了青海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序幕。
1960年科技计划增至110项,科技三项经费增至616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迈出一大步,群众性的“双革”科技活动也取得一批成果,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史上迎来第一个高峰。1963年-1965年,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制定并落实《青海省10年科学研究发展规划》《青海“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奖励了13项科研成果、9项技术改进、31个科普活动积极分子和两个科普活动积极集体,进一步激发了全省科研积极性,科技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尤其是地质勘查技术得到提高,向国家提交了45个矿种储量,盐湖资源开发起步、盐湖研究在氯化钾生产技术、盐湖资源形成与演化、盐湖资源勘查技术和规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为资源开发打下了基础。1966年-1977年,虽然文化大革命使科技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但三线建设从沿海和东北地区迁到青海省机床、农机、轴承、化工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大批先进设备、精密仪器和科技人员。加之1977年,省科委按照省委提出“向科学技术进军”的精神,积极为实现“四化”贡献科技力量,进一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广大科技人员在艰难逆境中,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奋力拼搏,第一个小麦新品种“青春5号”育成,第一台“青海湖牌”汽车下线,第一个绵羊品种“青海细毛羊”育成,第一口油井在冷湖强烈井喷。 “高原338”春小麦单产创1013.05公斤世界纪录,开发生产出的机床、载重汽车、轴承、特钢、合成氨、氮肥、烧碱、电石、农药等20多种新产品,开通的微波通信,开展的高原医学等方面的重要进展,都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科技成果不仅见证了青海科技的起步发展,也推动了全省化工、机械、军工、冶金、电子科技等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定,明确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服务四化建设的方向,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科技工作者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青海科技由单一的项目合作和技术转让、成果转让、技术服务为主,逐步走向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开启了科技工作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标志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明媚的春天。青海科技系统开展了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试点,恢复技术职称评定,新建立一批科研院所,并加强原有科研机构的建设,全省科技三项费用增加到926万元,取得诸多科技成就。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青油331”,油菜的品质、产量、适应性大幅提高,成为青海主要栽种作物;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脱贫马铃薯”平均亩产增长一倍;盐湖旱采成套设备、大型精密机床研制和特殊钢材冶炼技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青海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奖励重要科技成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特别是为了稳定科技队伍,吸引外地人才来青工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改善专业技术干部生活待遇的试行规定》《关于放活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改善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适当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和退休费标准等,全省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9万多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9000余人,科学家与工程师约6000人,科技战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1985年8月,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制定放活科技人员、放活科技机构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和规定,科技情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科技奖励和科技外事工作不断加强,实行科研院所长负责制,创办民办科技机构,试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技术经济联合体,初步形成了新时期青海科技管理体制,催生大批科技成果,有力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989年,省科委开始编制和实施星火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产业计划等,突出解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组织了对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升级的“瓶颈”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上水平上质量的重要科技成果,科技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随后我省提出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把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行19个省属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科技型服务企业,设立青海省重大科技贡献奖,省科技厅率先对重大科技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得以攻克,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着力解决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问题,科技投入连年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青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科技体系逐步形成,青海科技事业得到空前的大发展。省科技厅积极推进传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改革,从2001年起先后从数百个项目中梳理出32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及有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分5次面向省内外公开招标,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10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竞标。利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及其他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成立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围绕高原生物、盐化工、新能源、中藏药等10个学科,实施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百人工程”,重点支持和扶助了100名左右有望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的科技人员。积极搭建新型科技融资平台,省科技厅与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建立了“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督”的工作机制。探索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与新能源经济三大主战场加资本与人才两大支撑的青海科技创新“3+2”模式初见成效。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青海”目标,下大力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重点和比较优势,推动由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构成的青海特色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08年创下了获7项国家科技奖励的记录,盐湖镁资源开发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省科技厅、省经委、省国资委和省总工会联合认定西部矿业等55家单位为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全省经济总量达780亿元,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破冰船”。2009年省科技厅开始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进一步助力全省优势产业的振兴发展,在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等领域集中攻克了一批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调结构、转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省科技厅坚持以青海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中心,特别是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突出解决制约优势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技术“瓶颈”,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支持产学研合作和区域联合重大科技专项,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机制,青海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批,第一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批复组建,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部署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为青海的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有效支撑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我省第一部科技进步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2016年省委召开十二届十二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从战略高度和全省发展全局进行规划设计,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计划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先后制定《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等30余项科技政策,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有力保障和推动了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全面创新。
——组织实施科技支撑工程,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重点的科技支撑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着力为“四个千亿元”和“四个百亿元”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新能源领域,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世界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建成中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塔式和首座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风电装备制造初具规模,为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材料领域,建成世界首条全48对棒大型加压还原炉高品质多晶硅万吨级生产线。260公斤级大尺径蓝宝石晶体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盐湖资源开发从单一的钾肥生产到综合利用,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卤水提锂技术新突破,碳酸锂产能、金属锂单体规模均居全国首位,10万吨电解镁工艺全线打通,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镁生产装置,高纯氢氧化镁和电熔镁砂产能全球第一。在医药生物领域,降糖新药“梓醇片”获得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实现了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零的突破”;包虫病研究多项技术填补青海地方病防治空白;建成藏药新药开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研发出“安儿宁颗粒”等10余种藏药;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枸杞、沙棘、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等特色资源为依托的生物产业链。在特色农牧业方面,通过品种、技术、装备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农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全省粮食总产突破百万吨大关,牛羊肉在保障供应基础上每年外销量达6万吨以上,冷水鱼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通过“三系”配套技术选育出青杂系列12个油菜品种,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蓝型春油菜制繁种基地,覆盖到全国80%的春油菜产区,并推广到蒙古、俄罗斯等国。
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的新型农牧区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主动推送服务为主的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主动推送平台已覆盖17个县区,1796个行政村,27.29万户农牧民,265.39多万亩耕地,并为1029个涉农协会、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建成的5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面积达到24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91项,核心区年产值已达166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海绿色发展。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构建星-空-地一体化监测方法,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与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定量化、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支撑与精准化服务。稳步推进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通过运用草畜平衡核定技术、智能称重、遥感、GIS以及地面调查等手段,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精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围绕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马玉寿带着他的团队成功驯化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根茎型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成为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被中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野生栽培品种”,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在祁连山地区筛选出适宜草种6个,进行了春秋季休牧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的试验示范,提出了祁连山区天然草地保护与利用及退化草地修复技术集成模式。采用覆膜种植适宜草种技术恢复煤矿渣山生态植被,对木里煤田矿区历史形成的19座渣山全部进行种草复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建立。5年来,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22个,正在培育建设省级高新区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7家、科技型企业415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3家,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百项重大技术进步和百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开展企业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试点,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发费用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R&D经费的63%。依托企业组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到全省总量的80%,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达到65%以上。着力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服务能力,2012年以来实施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科研经费达12亿元,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00余项,获得省部级各类成果奖励156项,发表论文13000余篇。建立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国地联合工程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实现了零的突破。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成高层次人才团队、农牧区科技信息、文献检索服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实验动物信息、技术交易服务等6大类系统。专利质押贷款从2012年的300万元到目前已累计实现5亿多元。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到位资金已达17.37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先后设立9个子产品,累计对316个项目进行了扶持,实现投资7.35亿元。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省科技厅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与省直11家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青海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条(暂行)》,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热烈拥护。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全省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从2015年起连续4年从财政科技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批初创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搭建了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认定“青海青年众创空间” “草创空间”等39家省级众创空间,其中11家通过科技部备案,列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孵化面积达到10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团队数量超过1700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已与全国同步开展了三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交行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服务减税等一揽子创新创业领域税收优惠政策,众多小微企业获得政策优惠“红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智力支撑能力。依托省级科技计划,大力推广“人才+项目+基地”培养模式,建立柔性引才造才机制。目前,全省R&D科技活动人员9675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8人、“千人计划”3人,入选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10人,学科带头人373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专项选派科技人员4177人,培训基层技术骨干654人。
2013年以来,省科技厅共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1525项,省级财政科技投入21.08亿元,带动全社会投入432.3亿元;争取国家科技项目643项,获中央财政支持20亿元。实施完成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40项,实现产值超过280亿元。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2182项,科技成果数从2012年319项增长到2017年510项,增长了60%;有6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天一院士等5人荣获省重大科技贡献奖。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0.52件增加到2017年的2件,增长了284.62%。技术市场交易额由2012年的21.0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6.92亿元,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41家;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163家。科技工作为全省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
只挂云帆济沧海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引进、“科教兴青”战略的实施,青海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大放异彩,有效地增强了全省的综合实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凝心聚力、策马扬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五四战略”为抓手,按照《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围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制度建设和行动自觉、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八个关系,集中突破一批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片区)建设、高原生态生产生活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利用以及大数据在智慧生态畜牧业上的应用等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构建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加大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生态环保领域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太阳能光伏研究基地、盐湖领域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迈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作用。围绕打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这“四张牌”,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围绕“四个千亿元”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启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重点领域和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四个百亿元”产业发展需求,继续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抓好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藏羊高效养殖、牦牛产业提质增效、青稞优质高产、冷水鱼标准化养殖、饲草料加工储存利用、中高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林产品资源培育、现代农牧业物质装备研发等一批实用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与“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优质专利和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发挥科技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省部会商、省院合作平台,为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高原特色生物资源、高原医学等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改善民生的作用,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体系建设及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深入实施科技信息支撑、科技人才支撑、产业技术支撑和科技扶贫示范四大科技扶贫行动,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有效科技支撑。针对高原性疾病、地方病防治、重大新药研发需求,重点支持生物药物与新型药物的研发及中藏药标准的制定等,提升我省医药研发水平。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中心,提升我省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为基层群众医疗健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围绕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加强科技供给,开展科技创新示范,强化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用科技创新充实乡村规划与建设、清洁能源供给、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特色产业发展、高效公共服务的解决方案,努力为广大农牧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60年峥嵘岁月已成序章。省科技厅走过泥泞、有过曲折,但始终坚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业同频共振、助力支撑。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的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站在新起点,我们的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动员令。青海省科技厅将乘势而上,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技部的悉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争做贡献,再创新佳绩。(图文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提供)
科技使三江源区黑土滩披上了绿装
上世纪70年代起,中华水塔三江源的高寒草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大面积发生,草地的生态生产功能丧失,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连片的黑土滩。水源要保护,牧民要生存,黑土滩就得治理。上世纪末在青海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中科院与青海省联合攻关黑土滩的研究团队,开始进行系统的黑土滩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进入新世纪,生态保护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随着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启动,科技人员成功驯化选育出了能快速恢复黑土滩的乡土草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提出了黑土滩分类分级综合治理技术,以及以返青期休牧为核心的草地放牧管理模式,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以及祁连山0 1000多万亩的黑土滩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昔日黑土滩如今已成为优良牧场,项目区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局面正在显现,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不再是神话!(作者:马玉寿)
站在深化改革新起点上,聚力产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省科技厅成立60周年,回顾这段历史,也正是青海科技创新体系构架逐渐健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和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科技管理干部,切身体会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创新、开放的理念,坚守锐意进取的新青海精神,坚定大胆实践和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是每一位科技管理工作者投身创新型青海建设所必备的素质。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多措并举,继续实施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在特色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优秀、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汇集,充分发挥各产业园区在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作者:张海满)
致敬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
我在科技系统工作30多年,交往最多的是一线科技人员。现虽已退休,但以往在实验室、田间地头、车间工地看到的科技人员默默无闻工作的身影依然记忆犹新。30年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历代科技人员所保持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这一精神正是60年青海科技发展的缩影和真实的写照。正因有了这一精神,使得一批又一批关键技术被突破,一批又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在我省大地上推广应用。也正是这一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宽容与理解,也懂得了奉献的价值,懂得了做好本职工作的意义。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条件艰苦,正因有了这一精神使得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扎根青海、奉献青海、为青海的发展拼搏做贡献。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科学奉献精神已成为当代科技人员的远大志向,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坚信我们大家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一定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总有一天我们大家会骄傲地说,我们是青海科技工作者。(作者:周卫星)
高原医学的硕果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科技厅始终把高原医学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依靠青藏高原人群的特点,突出高原人民的健康,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记得1984年,省科技厅支持了第一个大项目“高原人体习服- -适应的研究”。 这项研究由于在国内第一次从海平面(青岛)到中度海拔(西宁)和高海拔(玉树和果洛) 动态观察人体生理变化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青藏铁路建设的伟大工程启动以后,省科技了厅立即和铁道部合作开展了“青藏铁路建设和高原病防治的研究”,系统保障措施的到位和创新性的高原病早期诊断和防治,使5年14万建筑大军在海拔4500米施工高原病零死亡,2008年综合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单项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科技厅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经专家审核,为我的实验室被第一批列为“青海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为以后2005年进入“省部共建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基础。一个个科技成果的落地离不开科技人员和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的共同努力。祝省科技厅在“科技兴省,科技强省”上更创辉煌!(作者:吴天一)
改革开放四十载科技创新谱华章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盐湖科考队深入柴达木盆地,揭开了中国盐湖含钾资源的神秘面纱,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科学研究,为盐湖钾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家从国家“七五”计划开始,大规模开采察尔汗盐湖钾矿资源正式拉开序幕。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进中铺展;壮丽的华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如今氯化钾年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60%,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价格与进口产品同质同价。国内氯化钾的市场话语权就出自青海。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是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盐湖资源开发的牛鼻子,使得科技创新在盐湖资源开发中落地、生根、发芽,结出了自主研发的创新果实。“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湖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盐湖资源开发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进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盐湖资源开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青海日报)